首页 | 乐园 | 淘宝店 | 社区 | 电驴 | 网页游戏 | 网址大全

热门搜索: 康熙来了 天天向上 周立波 锵锵三人行 女人我最大 我猜 超级星光大道 鲁豫有约

v

当前位置:VeryCD综艺综艺娱乐

综艺资源事务区


《周立波海派清口专场演出系列》更新【2008双季盘点 (下) 】【笑侃大上海】视频双版本 有网盘下载[DVDRip]

状态: 精华资源
摘要:
发行时间2009年
地区大陆
语言普通话
时间: 2009/04/06 10:35:50 发布 | 2009/10/01 12:33:51 更新
分类: 综艺   综艺娱乐  
统计:1655次 收藏
收藏: fav  分享给好友
相关: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校内  收藏到QQ书签  订阅本资源RSS更新  美味书签  subtitle
中文名周立波海派清口专场演出系列
资源格式DVDRip
版本更新【2008双季盘点 (下) 】【笑侃大上海】视频双版本 有网盘下载
发行时间2009年
地区大陆
语言普通话
简介

IPB Image

IPB Image

IPB Image

IPB Image

IPB Image



IPB Image


盘点改革开放30年·衣·食·住·行

  周立波作为一名喜剧表演艺术家,将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以平民化的艺术视角,机智幽默的语言表现力,以及一幅幅经典生动的老照片,为观众“笑侃三十年”经济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日新月异。

  周立波1981年进入上海滑稽剧团学馆,成名于80年代末。周立波以“噱”而出名,有别于传统噱头的笑料。他的噱头别具一格,简单而潇洒,表演亦庄亦谐,台词充满丰富的想象力。幽默风趣的语言,夸张新奇的表演形式赢得观众的掌声。其表演风格独树一帜,融各派冷面滑稽之集。同时又融入了浓郁的海派风格,勾勒出上海大都市的活力以及新上海人的生活风貌。

简介

1981年进入上海滑稽剧团学馆,成名于80年代末,曾是与滑稽演员钱程等同被誉为青年知名笑星,其表演风格独树一帜,融各派冷面滑稽之集。

1990年,23岁的周立波曾因误伤当时激烈反对他恋爱的女友父亲而被判刑,被迫离开舞台,引起滑稽界一片惋惜。刑满之后,周立波下过海、经过商、出过国,但始终牵挂着滑稽艺术。2006年11月份,在王汝刚、严顺开等人的鼓励下,周立波重回舞台。

2008年11月16日,周立波打着 “海派清口”的大旗,在上海商城剧院上演的“我为‘财’狂”专场演出,给了周立波一个“以财经的名义搞笑”的机会。从股市、房价讲到次贷危机,嬉笑怒骂间一一盘点 “波澜壮阔的2008”,赢得满堂彩,也使得更多粉丝瞄上了周立波12月5日至19日兰心大戏院“笑侃三十年衣食住行”的演出。

大米盘分流 周立波.-.[笑侃三十年].(DVDRip).avi
http://www.damipan.com/file/dk9wmt.html

网盘分流 周立波.-.[笑侃大上海].(DVDRip).avi 1.7G
http://www.rayfile.com/files/38196e42-6b80...21b798a/

网盘分流 周立波.-.[笑侃大上海].RMVB 550MB
http://www.rayfile.com/files/ecb34f05-6b11...21b798a/

专访财富人生
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ayindex.do...29&cid=1

东方网记者王霖、乔礼、曹子琛6月9日报道:6月9日下午,在上视9楼的阳光教室里,上海电视节组委会主办的第3届“导演计划”中的一场重头戏开场了。这场重头戏中有四个男人,而为了一睹他们风采的观众更是连过道都站满了。在众人的期盼中,周立波、宁财神、万峰、王全安齐登场,开始了这场“南来北往的四人论道”。

  “上海活宝”周立波在其中非常引人注目,他依旧的一身笔挺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乱,头势老清爽的。一上台他就拒绝了主持人称他为“周老师”,他说“叫小周就行”。而当主持人谈起过去的滑稽戏如何辉煌时,他说“我认为,一个人如果一直在回忆的话,那他对现状肯定无奈”,他说得一本正经,台下却哄堂大笑。

  周立波说“我很痛苦”

  周立波说自己永远都是一个滑稽演员,滑稽戏曾经很辉煌,现在也没堕落。他说“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这句话绝没有贬低淤泥的意思,淤泥和荷花是养育与被养育关系,而他和滑稽戏也是如此。他曾不止一次的谈到过,重新登上舞台绝对不是因为钱,而是为了快乐。他在台上很调侃地说,“我也很痛苦,你看我连个级别也没有(指演员的职称)”,但其实周立波是最幸福的人,他从15岁进入滑稽界,经历了下海经商后现又重新回到舞台,多么多年来,他从来不认为自己是生意人,也从来没忘记过舞台,他说“还是觉得舞台最适合我”。

  周立波谈“上海人排外”

  周立波认为海派文化其实是英美文化加上吴语文化在上海这一地域形成的特有文化,谈到对“排外”这一词汇的理解时,他说排外是因为没有入乡随俗,他举了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比方说,我有很多东北的朋友,我跑到东北去玩,他一把就把我拉炕上了,说明他很尊重我,在东北那是最高礼遇;然后他到我家来玩了,他彭一下窜到我床上去了,那我制止他,说这是我老婆睡的地方,你怎么可以上去,然后他出门就说,哼,太排外了。”他认为在上海生活,语言不是问题,而是腔调问题。

  周立波评论小沈阳

  当主持人把周立波和小沈阳一起做比较时,周立波说,现在很多媒体都这样比。但是周立波自己认为,小沈阳的当红,“就他(小沈阳)个人而言,是他人生非常辉煌的奇迹,对整个社会而言,是一次没有准备的事件”。周立波说喜欢直白的可以看小沈阳,喜欢直白且含蓄的可以看郭德纲,而喜欢含蓄的则看周立波。他觉得所谓的“滑稽戏无数次的冲击春晚”这件事本身就很荒唐,他说文化有本位主义,凭什么把百分之一的上海文化强加给全国人民呢。

  周立波做人有原则

  当主持人称赞周立波厚积薄发、为人低调时,周立波说,“低调和高调,首先得入调,要不然就只有跑调了”。周立波很理性的看待自己的当红,他表示并不会因为社会反响强烈或是人们的期望而改变自己原本的追求,他说自己要求不高,只要能让大家开心就够了。曾经有人问过他“周立波,你为什么不出去(走出上海)?”周立波讲这一点也正是他对自己和本土文化的一种自信和坚持。

  周立波最近动态

  记者在会议间隙采访到了繁忙的周立波,他告诉记者,10月份他将会去美国度假,为的是调整休息之后以完美的姿态登场11月14日开演的《我为财狂》。同时,他现在正在计划一本图书的出版,虽然内容暂时不能透露,但他保证这本书会非常有趣,里面还会有漫画等内容,预计11月份能够出版。周立波之前曾和周瑾、张怡筠、王冠等女主持合作过,当记者问他认为谁最有趣时,周立波笑着说,“当然是我最有趣啦”。最近,周立波的大哥关栋天主演的京剧电影《廉吏于成龙》即将登陆上海各大影院,周立波说,虽然他已经在电影审片时就看过了,但还是会去电影院观看,而且为了支持大哥,他还想自己花钱买票。




在沪上连场“海派清口”公演火爆的周立波,近日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让我们来看看台下的周立波以何种心态来面对这一切。



走进公司的周立波,第一件事是走到咖啡机前,为自己冲上一杯咖啡。他深深窝进沙发,眼角有些疲惫,不过精神十足,对于自己的今天也毫不谦虚,“我知道我一定能成功,因为我知道上海缺什么”。

  “买勿起票子人勿是我的观众”

  “海派清口”受香港的“栋笃笑”启发而成,那是2007年,那些知道这个上世纪80年代“小滑稽”的观众,已步入中老年。经历了牢狱、经商、出国,回归舞台的周立波选择和滑稽“划清界限”——他并不承认“海派清口”与滑稽有太多的关联。

  记者(以下简称“记”):为什么不早几年出来?

  周立波(以下简称“周”):早几年还在飘吧,我白相心思重,西藏、新疆,什么地方都去过了,接下来,40岁的人了,冒险的事不能弄了。而且,我和很多演员所关注的焦点不同,也许他们更关心明天的饭在哪里吃、明天是不是评国家一级演员什么的。我是个很舍得放弃的人,因为我知道只有放弃才能得到。

  记:料到自己会红吗?

  周:今天的成功是我2006年就预见到的,但它的规模我没有预见到,我知道我一定能成功,因为我知道上海缺什么。二人转到上海来,OK,有人去看,但大部分是外地人;上海人也有,但带着什么心态去看的?鄙视、同情,噢,你们的生活形态是这样的。看海派清口是仰视的,观众希望找到能让他们仰视的人,他们觉得你没有装疯卖傻。

  现在上海太需要笑、有质量的笑了,电视里滥竽充数的那些我不要看……有文化的演给没有文化的人,演的人老吃力;没有文化的演给有文化的人,看的人老吃力。大家对等最好。来看我的人都是喜欢我的人,都自己出钱,我没有包场。有人说你票价太贵,380块,买勿起,我就讲,买勿起的人勿是我的观众。盗版让伊去,看盗版的人不影响他进剧场,不想进剧场的人,看了盗版也不会进的。

  记:有同行来看过演出吗?

  周:偷偷地来看过,我是不想伊拉来看,看了伊拉要崩溃的。老实讲,现在滑稽界有几个人自己写作品,有几个人写出有质量、有票房的作品?我对同行、对滑稽界有所失望,所有的现状不要去怪社会、怪体制,就怪自己吧!滑稽界像王汝刚、毛猛达、钱程那样的演员太少了。

  记:那你以后还会去演滑稽吗?

  周:会,但没有时间表,我以自己是一名滑稽演员出身而感到骄傲,有人问海派清口和滑稽有啥关系,如果有联系,那只是——我是个滑稽演员。上海应该有自己的语言系统,我在台上讲“朋友,侬帮帮忙”,大家就领悟了,笑得很开心,成了流行语。我相信,今后,海派清口会引领上海的语言时尚。

  记:今后还会在更大的场地演出吗?

  周:明年考虑进更大的场子,但形式不一样——开演唱会。

  “我没有必要让全国人民认同”

  从“笑侃三十年”开始,周立波的演出有了明确的对象和主题——演给所有上海人、新上海人以及海外的上海人看,让上海人为上海自豪。对于外地巡演的邀请,他一概拒绝;对于郎昆邀他上春晚,他说:“荣幸并等待召唤,但绝不以海派清口的方式上春晚……”

  他不在乎、也不愿意去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记:外地观众看你的“笑侃三十年”和“笑侃大上海”,可能就不会像上海观众那么喜欢,甚至可能会感觉不舒服……

  周:我们的海派文化已经被扭曲了,我出来说两句都不行吗?春晚上看到的上海人,不是小家子气就是变态,要么就是娘娘腔,这是上海人吗?什么是东北人,大家已经很清楚了——《不差钱》、《卖拐》,但我的好多东北哥们都不是那样的,我喜欢东北人,我非常痛心东北人被歪曲了,正如我们上海人被曲解了一样。

  海派清口告诉你真正的上海,真正的上海人是怎样的,我没有必要让全国人民认同,全国人民也不会认同,因为这不是他们的生活。文化是需要共鸣的,没有共鸣的文化就是强奸,二人转到上海来所引起的争议,不正体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成熟与个性么?我很看不起靠丑化上海人起家的某小品演员,他上海来过几趟?泡饭吃过口伐?钢窗蜡地看到过口伐?老大昌掼奶油吃过口伐?丑化上海人之前先多读几本有关上海的书吧!你们丑化自己家乡的兄弟姐妹,我觉得非常遗憾,但我拦不住你们,但周立波绝不会丑化上海人。上海这座城市有很多值得推敲的地方,海派文化我不是归纳过吗?是英美文化和江南文化的混合体,不可复制,是别人欣赏和妒忌的,作为上海人是很骄傲的。当然上海人也有很多缺点,比如穿睡衣睡裤在路上乱走等等,我也会在以后的演出中提出来,但绝对不是谩骂。

  记:以后的演出也基本往这个方向走?

  周:是。就是为上海人说话,而且我一定不会出去,连上海市区都不会出去。现在北京圈子在谈三个字,“周立波”,说应该把周立波整到北京来,但我不去——语言不是问题,我的国语别人至少能听懂,但他们能领悟吗?不能。士为知己者死,我只演给听得懂的人看。但我不会放弃新上海人,海派清口为上海人、新上海人和海外的上海人服务,我走出上海就肯定是走出国门了。

  记:那现在国外有演出商找你吗?

  周:有,哪能没有?华人地区已经来找了,比如美国、澳洲、加拿大,现在都已经变成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了。我也蛮开心的,但我不会一出名就去做巡演。

  记:现在你的演出一票难求,朋友找你要票怎么办?

  周:之前陈辰问我要票,我回她说,我在建立一种文化新秩序——看戏是要钱的,秩序是需要人去创造的。就算是我爷娘,也都是我自己出钱买的。

  “环境足够开放,我还是有尺度的”

  股市、交通、教育、时事……就连爆发不久的流感,都被他编进去了。如此“豁得开”,这在如今的演出中并不多见。

  记:你怎么准备一天的演出?

  周:我没有彩排,每天都要上上网看看报纸,家里的报纸堆得像山一样高,一个月就要清一次。

  记:演出现场你从头撑到尾,如今这样的演出频率会感到累吗?

  周:很多人演出是为了谋生,我不是,10年前我就不存在生存问题了,自己开心了就想让上海人一道来开心。演出对我来讲是一种乐趣,几天不演出,反而会觉得闲得没事做。我的演出在两个钟头15分钟左右,一般会在每个系列的前几场使用计数器,记录上半场多少笑声、下半场多少笑声:第一场400次,第二场521次,第三场530次,每场笑声在500次以上已经是很伟大的事了。我希望我的海派清口是虎头豹尾,不能虎头蛇尾。

  记:很多观众觉得你特别“豁得开”,怎么把握尺度?

  周:现在的环境足够开放,我有自己的分寸,有的段子出碟时被删掉,那是音像公司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我不会感到任何压力,就算领导人坐在下面,我还是照讲。有人说这是大胆、首创,但那只是你们想不到、自己不敢讲而已,也许他们还没有习惯日益宽松的民主氛围。

  记:和香港的栋笃笑相比呢?
周:栋笃笑,他们比我的简单多了,香港演员基本没有科班出身的,尽管他们的商业化做得很成功,但功力不行。而且,栋笃笑没有边界的,而我的作品还是需要尺度的。

  记:从离开舞台到复出,中间经历了十几年,过了多久才把当年的功夫捡回来?

  周:我科班出身,从小就训练,这个已经根深蒂固了。功力在那里,任何模仿都只是最简单的,关键在于,你要通过模仿说什么。

  记:会去看网上对自己的评论吗?

  周:当然要看,捧我、嘘我,很多的呀,但不会自己上去留言。

  记:如何看待搞笑?

  周:绝大部分喜剧演员把搞笑作为目的,而搞笑只是我的手段,我想通过搞笑的手段,让大家分享对这座城市和生活背后的思考。

  “我的生活是比较讲究的,属于很上海人那种”

  台上“人来疯”,观众越哄越起劲的周立波,生活中是怎么样的?

  截然不同。他说,自己交往的都是社会精英,如油画界、企业界、金融界;如今火了,但坚决不唱“堂会”只剪彩,接广告会精挑细选;

  《笑侃大上海》结束后,会到美国“避风头”躲一个月,在纽约和拉斯维加斯看秀,充充电。

  记:你在台下是怎样的一个人?

  周:生活中甚至有朋友对我说,我是一个过于深刻的人,我可以把很多生活的观点提炼成精妙的话,吴孝明(文广演艺中心总裁)不是说我是口头文学家吗?他问我怎么想,我说“受宠若惊,当之无愧”。我台上的演出是没有剧本的,但是你把我的话打下来,出书应该没有问题,我语速快,一场下来会有几十万字。

  记:很难想象你是怎么做生意的……

  周:我是老认真地去犯那些自己早已预知的错误哦……做生意我是个天才,但守不住财。我从来没有苦过,最低潮的时候也没有很惨,我很遗憾没有像很多成功的人那样,有老悲凉的过去来煽情。我永远是过小资的日子,属于很上海人很上海人那种,不是很有钱,但也不缺钱。你从我的面孔看得出沧桑吗?看不出,我的言语当中也没有沧桑,讲到过去也没有流眼泪水。我是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你在台上就能看出我作为上海男人的自信。我在台上的东西,源自我的生活,我的生活是比较讲究的,我的观点是——没有精致的生活就没有精致的作品。

  记:你的演出能引起共鸣,是否和经历丰富有关?

  周:我至少有三次大起大落,不在于规模大小,在于整个过程我都经历了。做生意的时候我是个演员,做演员的时候我又会以一个商人的思路去解构我的作品,所以我的作品可以说老少咸宜,马路上走两步可能就能听到说我。放眼全中国,有谁能在两个月整出两台戏来?以后频率还是会这么高,因为创作对我来说没有问题。11月是《我为财狂》,解构中国18年股市,希望把广大股民吸引进来。

  记:自己炒股票吗?金融讯息从哪里来?

  周:我是做一级市场的。一级市场是机会,两级市场是赌博,我不赌博。《理财周刊》是我的幕僚,主编是我的幕僚长,他给了我很多信心,我的金融题材和讯息都是最前沿的。

本资料仅供个人收藏爱好 如果您喜欢 请购买正版!

已通过安全测试
杀毒软件:卡巴斯基8.0
病毒库版本:2009.4.6
在线时间:不定时
常在服务器:随机

仅需3M,安全播放所有视频,简单到极致,绿色无插件,自动下载字幕

More ...更多相关资源 >>

这里是其它用户补充的资源(我也要补充):

rootadmin 2009/04/08 23:17:22 补充
我给大家补个小一些的文件,是我从优酷上下载的flv文件转换成的mp4(320*240的分辨率)...

电驴资源
下面是用户共享的文件列表,安装电驴后,您可以点击这些文件名进行下载
周立波笑侃三十年.mp4 详情 335.2MB
335.2MB

patrolman 2009/05/02 23:11:09 补充
我为财狂的avi版本这里有

电驴资源
下面是用户共享的文件列表,安装电驴后,您可以点击这些文件名进行下载
周立波.-.我为财狂.avi 详情 468.9MB
468.9MB

亚平宁的一抹阳光 2009/07/20 07:24:00 补充
[quote name='zrtl' date='2009-07-19, 09:14 AM' folder='2740056:5022266']笑侃大上海字幕首发...

电驴资源
下面是用户共享的文件列表,安装电驴后,您可以点击这些文件名进行下载
周立波.-.[笑侃大上海].(DVDRip).srt 详情 158.5KB
158.5KB

热门评论


applejack1111   举报

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上海人"这个词越来越向"贬义"的方向倾斜.
好象把上海人的节省,看做是小气.上海人不管经济状况好的家庭,还是经济状况不好的家庭,通常都很节约.同样的东西能便宜就买便宜的.我相信这点不管在任何地方都是一样的.可为什么单独丑化上海人的形象呢?
把上海人讲话的地区习惯,看成是辱骂别人?上海人有很强的地区观念,这个老观念主要是讲,除了上海市中心,包括黄浦区,静安区,卢湾区,之外的所有地区,都叫外地.把那以外的人都叫外地人.到现在很多上海的70年代小孩,还有知道这种习惯的.我们如果从其他地区到到市区去,称呼为"去上海".
我们是喜欢过着体面的生活,这个也有错吗?我们不管家里的情况如何?在家基本上总穿着旧衣服,上街才穿着比较体面的衣服.相比之下,有些外地人,只要是新衣服就穿在身上,不管时间也不管场合,买了一大堆的衣服,但真的要参加正式场合的时候,没有一件得体的衣服.
上海的文化就是不排斥外来的文化.虽然我们嘴巴上说这个太过,这个可能不行,但我们从来没有真正的反对过.我们没有真正反对过其他地区的方言,没有真正反对过其他地区的文化,其他地方的人。先从最高的说起,上海市的领导,很多都不是上海本地的人.接下来,是很多单位的老板也不是上海本地人,再接下来,很多单位的管理人员也不是上海本地人,最后,很多单位的基层员工,也不是上海本地人.我们从上到下,从来没有排斥过,外地方言,外地地区文化,外地人.
现在是,很多占据位置的外地人,开始排挤上海的本地人.
第一,不允许说本地话.上海人会很注意的讲话的方式,特别是年轻人,但对着本地人,很习惯说上海话.但对外地人却讲普通话,这样做就是为了能对方能够听懂,减少发生歧义.但这种体贴却被认为是歧视!外地人不认为,对于不了解的地方方言要去了解,对于不会的东西要去学习!抱歉,我错了!有种情况却例外,就是他们会去学习英语!虽然在上海,外国人其实真的非常少!比例微乎其微!但他们却很乐意学!不会指责外国人怎么不说普通话!
第二,减少聘用上海籍员工.在很多公司里,外地管理人员开始联合排斥雇佣本地员工,他们不招聘上海籍员工,美其名约,上海人怕苦,怕累,还是外地人做比较好!上海人里有怕苦怕累的,难道外地人里没有?外地人都是吃苦耐劳,没有好吃懒做? 外地人难道就是工作能力强?人格魅力完美?品格高尚?没有人是完人,难道在外地人的眼里只看得到上海的缺点?? 在今年这个经济危机的时机,市政府想到的是开农民工专场招聘会,让他们进工厂当工人,但上海本地人呢?年纪轻的鼓励自己创业,年纪大的要么去40,50,要么去当交通协管员。
第三,上海人不能批评外地人.是的,我们不能批评外地人,不能说他们的缺点,否则外地人就会一大堆人跳出来说我们歧视他们!就会骂人,就会凶你!很多人的态度都很恶劣!好像他做错是天经地义的。人总是有缺点的,但现在的情况是,外地人可以说上海人的不是,上海人不能说外地人的不是!上海人在自己家门口,要小心翼翼,不能犯错,因为一旦做错了事情,就会有人铺天盖地的说上海人素质低,负面新闻一大堆。
我们很想问那些新上海人,外地人,你们所谓的看不起上海原地人,是出于什么心态?如果上海真的排外,你们认为你们真能进入上海来工作,学习吗?如果上海不好,为什么你们不去四川,不去西藏,而跑到上海来发展?政府说得好,上海是中国的上海,上海要为广大的中国人服务!我们冲在国家改革的前列。什么政策都是由上海试点?为什么不是北京,不是广东,不是深圳?
今年政府说是给外地人才造宿舍,解决他们租房成本!但我们当地的年轻人呢?不管到单位多少距离,需要多少交通费?占工资比例多少?是否有补贴!这个政府他没有想到管!上海本地的年轻人,年龄到了要结婚,房价这么高,根本就买不起!是的,可以租房子结婚亚!
外地人都觉得上海借房子好贵!上海人租的话,难道就不贵吗?
外地人说,孩子读书为什么要收借读费,同样是人不同待遇不理解!但我们上海家里只有一个孩子,而外地人家里生了二,三个孩子跟我们争夺教育资源!为什么同样是人,我们遵守了国家的法律只生了一个,可外地人,违了法却享受到国家更加好的待遇?难道这公平吗?
我们为了能生存,为了子女的教育而在挣扎着!上海外表看着光鲜亮丽,但还有很多石库门,还有很多棚户区,还有很多下岗失业人员,还有很多孩子为了学费而放弃升造的学生,还有很多到了退休年龄只能拿600多的边缘人!虽然我们生活在上海,比外地人说多了一个户口,多了一个住的地方,但组成上海的是普通的老百姓。不是那些老电影上的那些明星,不是资本家,不是留学生,不是整天说着英语的白领,翻译。我们有我们的生活,有我们的习惯,有我们的文化,当然也有我们的陋习,但这就是我们真实的生活!


[+1091] [-218] [回复]

回到最上


woshizd   举报

引用(白马斑斑 @ 2009-05-03, 06:03 PM) *
引用(souyoo @ 2009-04-10, 09:21 PM) *
和低俗的二人转形成鲜明的对比。

二人转火,小沈阳火!怎么的,看不惯么?
拿把枪就是高雅艺术了么!?

你们就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来年让你们这小子也上上春晚!有那能耐么?!

老装啥清高!非得贬损别人么?恶心人不?

楼主别删我贴噢!我看看你们有多包容!



帮那个中看伐惯阿拉上海宁,自家又么本事额宁讲真册那浪费重光
有本事那出个周立波北阿拉看看
那以为小沈阳老了发起,侬讲一除特会的穿条裙子,扮扮女宁,一还会做啥。没啥真本事。
我帮侬讲,侬就是额乡下宁。
套用周立波的一句话:“吃大蒜额帮喝咖啡额谈伐到一到起!”


[+774] [-219] [回复]

回到最上


wanlier   举报

引用(白马斑斑 @ 2009-05-03, 06:11 PM) *
你们自己爱本地的节目!是你们自己的事!
干嘛老和别的节目形式相比呢!你们是啥优秀人种么?

我们北方看节目!从来也不拿你们的节目说事、取笑、贬损啊!
你们觉得你们这样做,能得到其他地域人民的认可么?
老拿别的说事!2个贱骨头!

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也就这水平了!你们!
你们这些人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玩的还真是开心啊!
无聊啊~太无聊了!

这家伙!好不容易出来个像那么回事的!可把你们美的!


你是北方人,你是很难体会到我们南方人对自己方言的热爱。不光上海人如此,附近的江浙一带的人也是如此,包括两广、福建的等等都是如此。这是完全是出于一种对自己所属地域文化的一种热爱。我们可以欣赏你们的相声、二人转,但并不乞望你们来赏脸我们的滑稽戏。我们的确是小圈子,那又怎么样?文化不分高低贵贱,少数族群的文化也是文化。傩戏、滑稽戏、相声、二人转、好莱坞电影都是文化,谁比谁更强???
另外,小沈阳等人的二人转的确够恶俗的。我是欣赏不了,感觉就是拿别人或自己的缺陷赤裸裸的展示给人看,以博一笑。现在他红,大家也就图一新鲜,精细菜吃多了,换点糙米吃吃也挺香。但舞台上的东西和乡下戏台的东西还是不一样的,要走向大城市,走向全国,他那些东西实在很难火很久。原来相声也是地摊的玩意,如果没有侯宝林大师等的改革,只怕相声现在早就消亡了。上海的滑稽戏也是如此。赵本山也可算是侯宝林式大师。他的本事,我看小沈阳他们连根毛都没学到,枉为徒弟了。


[+706] [-71] [回复]

回到最上


souyoo   举报

和低俗的二人转形成鲜明的对比。


[+613] [-149] [回复]

回到最上


woshizd   举报

引用(强人597cy @ 2009-05-06, 01:06 PM) *
引用(caesarzx @ 2009-05-06, 12:55 PM) *
引用(强人597cy @ 2009-05-06, 12:51 PM) *
引用
部分楼层已被隐藏,点击展开全部

也就是你喜欢吃别人拉出来的葡萄!还是新鲜的!吃完之后,叫好甜啊!

可惜 我们就是产葡萄的。

要不是周立波仁慈,“怕”你们听不懂上海话所以加入了几句普通话,否则你们能听懂?还来这里说三道四?哈。

可惜的是,葡萄是被西方列强产出来的,而不是你们这些人!!
你敢说上海是自力更生发展的吗?
请你们永远不要忘记你们的衣食父母!!!



册那,侬是上海宁伐拉
讲出来的话帮出屁一样额
要伐是有阿拉上海宁翻译普通话,侬个乡下人看的懂伐拉

那我告诉你
中国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关起门来“自力更生”的话
你们外地人还在用我们的宝石花手表,骑我们的永久自行车
自力更生?!我呸 !
说别人前先掂掂自己的分量


[+462] [-134] [回复]

回到最上


3qddrrj (楼主)   举报

我一直希望这个帖子具有一定的包容性 ~~ 海纳百川 南北文化的融合~~
今天中午吃完饭 一个人给我站内信~~ 辱骂我 为什么删他帖子 我说我从来不删除任何评论 后来他还留下一句 非常恶毒的话 **妈的 ~~


真的是"吃大蒜额帮喝咖啡额谈伐到一到起!” KDS的好东西想拉过来 给大家看看 ~~~ 搞成这个样子 ~~~


看看姚明 绝对是上海男宁饿模子 那有伐 ~~~ 我们海量 容人嫉妒之心 ~~~


[+439] [-60] [回复]

回到最上


Seazons   举报

昨天看到姚明了了通道里走了一半又毅然调头折回赛场, 绝对额热血沸腾哦!
个只上海模子绝对帮阿拉中国宁长足面子了~

上海宁真额是惨古, 87%额财政收入交8国家起养嘎西度外地人
结果, 看过笑过就拉倒额滑稽戏里相稍微调侃一记外地人, 就马上有人要跳册来一串问号感叹号上纲上线
撒额歧视咯, 优秀人种咯, 洋务运动崇洋媚外, 自力更生, 春晚, 撒额杂七搭八额么事才册来了...

一样的话还要反复发N遍, 好像老有道理老狠额样子
其实明眼人一看就知道, 这种人气量真的是小得可以, 完全没什么话好跟他讲的

顺便说一句, 你们知道春晚在上海的收视率伐?
也就外地人还年年嘎起劲看春晚, 帮帮忙哦
上海宁现在撒宁还稀奇春晚啊, CCTV只牌子老早做坍特了


[+421] [-73] [回复]

回到最上


cuiwei362   举报

引用(强人597cy @ 2009-05-06, 01:06 PM) *
可惜的是,葡萄是被西方列强搞出来的,而不是你们这些人!!
你敢说上海是自力更生发展的吗?
请你们永远不要忘记你们的衣食父母!!!

本来是不打算参加这种讨论的,但是看到某些人无知的言论实在气不过。
你这么说来,上海人都不是自力更生的,都不上班,不工作,都是不劳而获的,靠你来给我们生活费的?笑话,说出来的话有没有经过大脑啊!?


[+349] [-46] [回复]

回到最上


caesarzx   举报

引用(强人597cy @ 2009-05-06, 12:51 PM) *
引用(caesarzx @ 2009-05-06, 12:49 PM) *
硬盘人们,吃不到葡萄,不必说葡萄酸了。蛮可怜的。

也就是你喜欢吃别人拉出来的葡萄!还是新鲜的!吃完之后,还拍手大叫好甜啊!

可惜 我们就是产葡萄的。

要不是周立波仁慈,“怕”你们听不懂上海话所以加入了几句普通话,否则你们能听懂?还来这里说三道四?哈。


[+274] [-64] [回复]

回到最上


maimie   举报

597一开始其实也没说什么过激的话 倒是那个白马说了很多偏激的话 导致矛盾激化 其实以滑稽戏为代表的海派文化 不是在上海生活多年的人 是不能完全欣赏的 这是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沉淀下来的 因为方言和生活环境的问题 很多我们看来很容易理解的 你们北方人未必能理解 有好多上海朋友解释了 你看到的字幕“土包子”和上海话的“巴”在语气及感情色彩上的差别 但是你不能理解 这就是差异 地域文化之间的差异 这种差异可以说是难以协调的 所以没有必要上升到人生攻击的程度上来 我是上海人 我喜欢周立波 我也喜欢郭德纲 小沈阳的不差钱也让我狠笑了一把 艺术不来就不分国界 何况一个国家两个地区 只能说你们听不懂上海话 没在上海长大不能体会也不能了解 你们不知道情人墙 不知道打桩模子 没住过石库门 就看到了“土包子”就说周立波不好 说上海人不好 有必要吗 要是上海不好 为什么现在上海马路上走的人里面4个人里有三个是外地人 上海一直是个海纳百川的大都市 我们有我们骄傲的理由 但是我们只是骄傲 我们没有歧视 你们要是不喜欢可以不听 不看 但是不要贬低


[+260] [-24] [回复]

回到最上


逃猪妖妖   举报

挺好,不但滑稽,而且言之有物,并不仅仅是逗人一笑。
我看前面吵得挺凶的,好像还是字幕惹的祸啊,其实南方方言很难用字幕表达,比如说“真噻故相”并不就简单的是“真可怜相”,更多的是一种怜惜,爱护,又有点哭笑不得的情绪,有的时候还有“你看这个好不好玩”的意思,真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啊。“巴子”也不是“土包子”,而且仔细看就明白,其实这里的“巴子”和前面的“多笑五十次合算”都是对所谓“上海性格”的一种自嘲,这两个是调侃上海必讲的段子。多笑五十次真的合算了吗?当然不是,后面也同理啦。
另外说到二人转的问题,我喜欢赵本山,但是不太喜欢小沈阳,赵本山的小品不仅幽默,而且也反映了一些社会问题,尤其把一个农村老头演的惟妙惟肖,我特别喜欢看《火炬手》里面他感言的那一段,看他的手还有其他动作,真的是那种一辈子没上过台的小老百姓的样子。小沈阳的专场好像除了玩学港台歌星那套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而且老是穿的花花绿绿,我是真有点接受不了。


[+252] [-20] [回复]

回到最上


wjl51sw007   举报

支持周立波,支持上海滑稽。所以只顶不下,买了正版D9。


[+218] [-26] [回复]

回到最上


ax4774   举报

什么事都是有原因的,都怪罪到那兄弟头上,也不可取。

现在的节目丰富的很,CCTV的势衰显然是必然。

上海对整个国家经济拉动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但经常依仗这点优势自居,并不妥吧。智慧的上海人应该能做的更好!

要知道,上海是全国人民的上海!请不要低估、局限他的地位!


[+202] [-32] [回复]

回到最上


cuiwei362   举报

引用(强人597cy @ 2009-05-06, 01:06 PM) *
可惜的是,葡萄是被西方列强搞出来的,而不是你们这些人!!
你敢说上海是自力更生发展的吗?
请你们永远不要忘记你们的衣食父母!!!

很多东西都是西方搞出来的,拜托你脑子正常一点想问题。电脑,电视,汽车,手机哪个不是西方的技术?西方搞不出来,你还能发贴?你上班骑马的吧?


[+193] [-27] [回复]

回到最上


Emanson   举报

引用(digplan @ 2009-05-08, 04:15 PM) *
引用(rape_always @ 2009-05-03, 09:06 AM) *
引用(digplan @ 2009-04-12, 05:24 PM) *
很好看,特别是中间的几段模仿。
不过抖完包袱自己先露出笑容,这点不好。



为什么自己不能笑呢??

说相声的现在都在装傻,二人转只知道男人学女人,那才叫“戆”来

有自己的包袱,自己都被自己逗笑了,那才是真正值得称道的,北方那些东西,,台面都上不了,有撒好笑的,,,看看现在的相声小品,哭才应该的!


自己笑就破梗了啊,你见过哪个单口相声自己说完自己笑的?!你见过哪个对口相声逗哏抖完包袱捧哏先笑的?!你见过哪个脱口秀主持幽默完自己先笑的?!你见过哪个马戏小丑自己表演完自己先乐的?!说句难听的,站在台上表演是为让下面观众乐的,表演的人没有权利享受,虽然那是出自表演者的口。“自己都被自己逗笑了”,那说明专业素质还不够。



吴宗宪有时候说完梗自己也会笑,谁规定不可以的?搞清楚这是海派清口,不是单口相声,周立波是创始人,只要观众无所谓,他想笑就可以笑


[+182] [-27] [回复]

回到最上


最新评论

gigi_gmh   2009/10/11 01:24:27  2527楼   举报

上海人可以说一口流利的外语 但却以说普通话为耻。
你到过上海了?什么时候上海以说普通话为耻了?事实是我们的普通话都很流利,70年代末以后出生的上海人的上海话都已经不地道了。因为从托儿所开始就学普通话,日常交流都一普通话为主。


[+5] [0] [回复]

回到最上

gigi_gmh   2009/10/11 01:31:48  2528楼   举报

引用(edison_l @ 2009-09-24, 01:10 PM) *
引用(jjtcsfb @ 2009-09-15, 02:22 PM) *
引用(prokite @ 2009-08-31, 08:44 PM) *
引用
部分楼层已被隐藏,点击展开全部


拜托说话打字用点大家都懂的,你这样真的没什么意思,或者你就是只想给上海人看显得信心不足,或者你就是觉得这么打字很自豪?



J-B样子,闭上你的外地人外地人的J-B嘴··


上海人是不是事事为奴,代代为娼吧?上海特色的“鲍鱼”养好了都喂老外了,爽吗?几代人除了这么个“滑鸡”,自豪吧?赶紧捧吧,闪耀上海~

代代为娼吧?现在在上还为娼的都是外地人,不信你可以自己来看看
说话不要这么难听,不好的事情各地都有,不见的其他地方就比上海多干净?!


[+4] [0] [回复]

回到最上

houston34   2009/10/12 01:33:16  2529楼   举报

有能不能先停下别吵,哪位高人能做个《我为财狂》的字幕啊?看了三十年和大上海都很好笑啊,看了之后对上海有了更深的了解,楼上骂上海人的人没接触过起码也看完再骂好不好,你都完全不了解对方凭什么骂人?各地如果都能出个自己省的“周立波”,可以文明全国,让外省人了解本地的文化,中国肯定少很多地域歧视。歧视本来就是源于相互的封闭


[+2] [0] [回复]

回到最上

edison_l   2009/10/12 07:46:43  2530楼   举报

引用(gigi_gmh @ 2009-10-11, 01:31 AM) *
引用(edison_l @ 2009-09-24, 01:10 PM) *
引用(jjtcsfb @ 2009-09-15, 02:22 PM) *
引用
部分楼层已被隐藏,点击展开全部



J-B样子,闭上你的外地人外地人的J-B嘴··


上海人是不是事事为奴,代代为娼吧?上海特色的“鲍鱼”养好了都喂老外了,爽吗?几代人除了这么个“滑鸡”,自豪吧?赶紧捧吧,闪耀上海~

代代为娼吧?现在在上还为娼的都是外地人,不信你可以自己来看看
说话不要这么难听,不好的事情各地都有,不见的其他地方就比上海多干净?!

好,我收回所说的话,本意也是指那一些嘴贱的人!请原谅


[0] [0] [回复]

回到最上

mckeroger   2009/10/13 11:44:42  2531楼   举报

http://fight.pcgames.com.cn/fightspecial/w...161.html
传送门。
上海申办个wcg也会被攻击,我在想这是嫉妒还是什么?
这样的一个赛事看有的人的说法是情愿办在国外也不想把面子留给自己国家的城市。也不知道是哪里惹到人了。


[+1] [0] [回复]

回到最上

zjy343   2009/10/13 13:57:49  2532楼   举报

楼上貌似有人说,上海人不认识一大会址。。。楼主快吃药吧。。。哎。。。


[+2] [0] [回复]

回到最上

zjy343   2009/10/13 14:01:45  2533楼   举报

就一个上海人来看,周立波的海派确实感官好过本山大叔和小沈阳这人妖的相声抑或是二人转,一是因为前者新鲜,而相声、二人转年年放,年年差不多,我小时候,还会守着电视机看相声,大了根本连看都懒得看了。。。这就是差别。。。艺术不分高低,这点我很赞成,艺术就是艺术。。。

不过,小沈阳之流就彻底鄙视了,讲自己的缺陷暴露于众人,这绝对是。。。太恶心了。。。


[+9] [0] [回复]

回到最上

zapzero   2009/10/17 16:04:48  2534楼   举报

引用(applejack1111 @ 2009-05-20, 10:57 AM) *
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上海人"这个词越来越向"贬义"的方向倾斜.
好象把上海人的节省,看做是小气.上海人不管经济状况好的家庭,还是经济状况不好的家庭,通常都很节约.同样的东西能便宜就买便宜的.我相信这点不管在任何地方都是一样的.可为什么单独丑化上海人的形象呢?
把上海人讲话的地区习惯,看成是辱骂别人?上海人有很强的地区观念,这个老观念主要是讲,除了上海市中心,包括黄浦区,静安区,卢湾区,之外的所有地区,都叫外地.把那以外的人都叫外地人.到现在很多上海的70年代小孩,还有知道这种习惯的.我们如果从其他地区到到市区去,称呼为"去上海".
我们是喜欢过着体面的生活,这个也有错吗?我们不管家里的情况如何?在家基本上总穿着旧衣服,上街才穿着比较体面的衣服.相比之下,有些外地人,只要是新衣服就穿在身上,不管时间也不管场合,买了一大堆的衣服,但真的要参加正式场合的时候,没有一件得体的衣服.
上海的文化就是不排斥外来的文化.虽然我们嘴巴上说这个太过,这个可能不行,但我们从来没有真正的反对过.我们没有真正反对过其他地区的方言,没有真正反对过其他地区的文化,其他地方的人。先从最高的说起,上海市的领导,很多都不是上海本地的人.接下来,是很多单位的老板也不是上海本地人,再接下来,很多单位的管理人员也不是上海本地人,最后,很多单位的基层员工,也不是上海本地人.我们从上到下,从来没有排斥过,外地方言,外地地区文化,外地人.
现在是,很多占据位置的外地人,开始排挤上海的本地人.
第一,不允许说本地话.上海人会很注意的讲话的方式,特别是年轻人,但对着本地人,很习惯说上海话.但对外地人却讲普通话,这样做就是为了能对方能够听懂,减少发生歧义.但这种体贴却被认为是歧视!外地人不认为,对于不了解的地方方言要去了解,对于不会的东西要去学习!抱歉,我错了!有种情况却例外,就是他们会去学习英语!虽然在上海,外国人其实真的非常少!比例微乎其微!但他们却很乐意学!不会指责外国人怎么不说普通话!
第二,减少聘用上海籍员工.在很多公司里,外地管理人员开始联合排斥雇佣本地员工,他们不招聘上海籍员工,美其名约,上海人怕苦,怕累,还是外地人做比较好!上海人里有怕苦怕累的,难道外地人里没有?外地人都是吃苦耐劳,没有好吃懒做? 外地人难道就是工作能力强?人格魅力完美?品格高尚?没有人是完人,难道在外地人的眼里只看得到上海的缺点?? 在今年这个经济危机的时机,市政府想到的是开农民工专场招聘会,让他们进工厂当工人,但上海本地人呢?年纪轻的鼓励自己创业,年纪大的要么去40,50,要么去当交通协管员。
第三,上海人不能批评外地人.是的,我们不能批评外地人,不能说他们的缺点,否则外地人就会一大堆人跳出来说我们歧视他们!就会骂人,就会凶你!很多人的态度都很恶劣!好像他做错是天经地义的。人总是有缺点的,但现在的情况是,外地人可以说上海人的不是,上海人不能说外地人的不是!上海人在自己家门口,要小心翼翼,不能犯错,因为一旦做错了事情,就会有人铺天盖地的说上海人素质低,负面新闻一大堆。
我们很想问那些新上海人,外地人,你们所谓的看不起上海原地人,是出于什么心态?如果上海真的排外,你们认为你们真能进入上海来工作,学习吗?如果上海不好,为什么你们不去四川,不去西藏,而跑到上海来发展?政府说得好,上海是中国的上海,上海要为广大的中国人服务!我们冲在国家改革的前列。什么政策都是由上海试点?为什么不是北京,不是广东,不是深圳?
今年政府说是给外地人才造宿舍,解决他们租房成本!但我们当地的年轻人呢?不管到单位多少距离,需要多少交通费?占工资比例多少?是否有补贴!这个政府他没有想到管!上海本地的年轻人,年龄到了要结婚,房价这么高,根本就买不起!是的,可以租房子结婚亚!
外地人都觉得上海借房子好贵!上海人租的话,难道就不贵吗?
外地人说,孩子读书为什么要收借读费,同样是人不同待遇不理解!但我们上海家里只有一个孩子,而外地人家里生了二,三个孩子跟我们争夺教育资源!为什么同样是人,我们遵守了国家的法律只生了一个,可外地人,违了法却享受到国家更加好的待遇?难道这公平吗?
我们为了能生存,为了子女的教育而在挣扎着!上海外表看着光鲜亮丽,但还有很多石库门,还有很多棚户区,还有很多下岗失业人员,还有很多孩子为了学费而放弃升造的学生,还有很多到了退休年龄只能拿600多的边缘人!虽然我们生活在上海,比外地人说多了一个户口,多了一个住的地方,但组成上海的是普通的老百姓。不是那些老电影上的那些明星,不是资本家,不是留学生,不是整天说着英语的白领,翻译。我们有我们的生活,有我们的习惯,有我们的文化,当然也有我们的陋习,但这就是我们真实的生活!


绝对支持这位兄台!
作为祖祖代代一直以来的上海后裔,我觉得我们本地人越来越难生存了。不错,政府一直提供给外来抢饭碗的政策支持,鲜有看到帮助本地人的;现在的“X转户”政策可以说是十足的文化侵犯的背后支持!虽然上海有现在这样的成就确实离不开外来人员的辛勤劳动,但是另一方面,不太稳定的治安局面一样有他们的一大贡献!我相信我们自己一样能建设好我们自己的家园!!


[+10] [-2] [回复]

回到最上

2535楼已被隐藏

sandisk512   2009/10/20 18:19:50  2536楼   举报

海派清口的内容不了解海派文化的基本看不懂~
强烈建议你们去看看凤凰卫视和财富人生对周立波的访谈,这样更了解周立波和海派清口!


[+4] [0] [回复]

回到最上

2537楼已被删除

ken_wong   2009/10/22 13:04:39  2538楼   举报

我的很多国外朋友说你们中国人缺乏国家概念太多地区意识,我往往迎头斥责,今天到这一看我们的'南北口水大战’,我无语了!从不同的角度来讲南北皆有理,可是我要说我们是一家人,家里是讲爱的地方。。。。。道理讲得太多了,可是没有看到统一的民族意识!我想日本人、韩国人看到我们这些论辩应该很高兴——中国年轻的一代思想不足惧。


[+8] [-2] [回复]

回到最上

dirkniu   2009/10/25 22:00:00  2539楼   举报

对阿,楼主太对了,我们怎么能和韩国人比呢?人家连都和朝鲜分开了,意识多超前.


[+1] [-1] [回复]

回到最上

jujingyue   2009/10/25 22:48:43  2540楼   举报

说上海怎么怎么牛,上海人没有歧视外地人的呢,都在绕着弯儿的表明自己是上海人,骨子里的骄傲劲儿和排他劲儿显而易见。说上海不好的人呢,总是拿极个别案例来否决上海,不知道是妒忌还是有点儿些须的自卑。
现在中国基尼系数快到0.5了,我敢打赌到0.6的话讨论更加激烈。


[+1] [0] [回复]

回到最上

derass   2009/10/26 15:59:09  2541楼   举报

上海虽有很多的弱点,但那座城市没有呢?瑕不掩瑜么。充满活力,积极上进,勤俭节约都是她赋予人们的优良品质,比起好吃懒做的有些地方,上海的确魅力无穷。而弱点,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真正敞开心扉,接受一切好的事物,美利坚也是这样强大起来的。
争争吵吵毫无意义,反而削弱了我们的战斗力,令旁人渔翁得利。
真正要认真对待的是其他国家,是哪些怕我们强大起来的国家。我们现在应该做的是放下争议,团结起来,谋求互助,我们是一家人啊。
作为新上海人,我愿意为这座城市的美好明天努力。


[+4] [-1] [回复]

回到最上

V中华英雄V   2009/10/26 17:29:50  2542楼   举报

全部下了算了


[0] [0] [回复]

回到最上

小尾巴鸟   2009/10/27 04:46:51  2543楼   举报

xia zai yige


[+2] [0] [回复]

回到最上

huhaibin   2009/10/28 12:23:58  2544楼   举报

我想说说如果上海没有外地人会怎么样,建筑业会受到重创,根本就没有建筑工人了,色情业的发廊和KTV基本都关门了,餐饮服务类将很难招到服务员,菜场里冷冷清清,没有菜畈子了,街上脏西西,马路清洁工少了一大半,你的车子只有自己洗了(洗车滩基本没有了),你能看到的基本都是50岁以上的保安(上海年轻人很少干这行),地铁里少了一半的乘客,上海火车站的客流量减少了95%,南京路的日营业额减少了80%,刑事类犯罪减少了80%,钱包手机失窃减少了90%(感谢新疆同胞)。


[+5] [0] [回复]

回到最上

hangbest   2009/10/29 00:00:54  2545楼   举报

这里真热闹


[+1] [0] [回复]

回到最上

snakepp   2009/10/29 04:14:20  2546楼   举报

引用(huhaibin @ 2009-10-28, 12:23 PM) *
我想说说如果上海没有外地人会怎么样,建筑业会受到重创,根本就没有建筑工人了,色情业的发廊和KTV基本都关门了,餐饮服务类将很难招到服务员,菜场里冷冷清清,没有菜畈子了,街上脏西西,马路清洁工少了一大半,你的车子只有自己洗了(洗车滩基本没有了),你能看到的基本都是50岁以上的保安(上海年轻人很少干这行),地铁里少了一半的乘客,上海火车站的客流量减少了95%,南京路的日营业额减少了80%,刑事类犯罪减少了80%,钱包手机失窃减少了90%(感谢新疆同胞)。

说的满好,请继续。。。。。


[+5] [0] [回复]

回到最上

lujiawei   2009/10/30 20:19:28  2547楼   举报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开国60年 才吃了二十多年的饱饭 就在那里互相攻击 谩骂


[+6] [0] [回复]

回到最上

thwooooo   2009/11/01 17:51:13  2548楼   举报

到底 《三十年》还是《大上海》 两个版本对吧? 那个双季盘点又是什么? 内容一样么 我搞糊涂了


[0] [-2] [回复]

回到最上

lin6180179   2009/11/02 10:52:08  2549楼   举报

哪里有周立波,哪里就有上海人和外地人的矛盾,这是我唯一讨厌周的原因。


[+4] [-2] [回复]

回到最上

ax4774   2009/11/02 11:11:05  2550楼   举报

谢谢楼主~


[0] [0] [回复]

回到最上

sotsugyou   2009/11/04 13:27:09  2551楼   举报

就知道这贴会吵得炸开锅,阿拉伐帮那搞7捏3,为什么某些人总是这么自以为是呢?干嘛老觉得上海人会看不起外来人?是不是自卑心在作祟呢?


[+8] [-4] [回复]

回到最上

sotsugyou   2009/11/04 13:30:30  2552楼   举报

引用(edison_l @ 2009-09-24, 01:07 PM) *
引用
引用
引用
部分楼层已被隐藏,点击展开全部


拜托说话打字用点大家都懂的,你这样真的没什么意思,或者你就是只想给上海人看显得信心不足,或者你就是觉得这么打字很自豪?



J-B样子,闭上你的外地人外地人的J-B嘴··


你们上海人是不是代代为奴,世世为娼啊~~怎么那么下贱啊~~“鲍鱼”养好了专门喂老外,真是光荣啊~~几代人整出这么个孙子,\"光荣\"啊,赶紧快J-B捧,闪耀上海··

是啊,明年上海要开世博会了,赶紧来上海继续发挥你那点可怜的尊严感吧.不要到时上海人还没鄙视你,你就开始做跳梁小丑了.别老是心理有鬼,觉得自己矮人家一等嘛.


[+8] [-4] [回复]

回到最上

sotsugyou   2009/11/04 13:35:34  2553楼   举报

引用(jjtcsfb @ 2009-09-15, 02:17 PM) *
引用(wanlier @ 2009-05-04, 01:15 AM) *
引用(白马斑斑 @ 2009-05-03, 06:11 PM) *
你们自己爱本地的节目!是你们自己的事!
干嘛老和别的节目形式相比呢!你们是啥优秀人种么?

我们北方看节目!从来也不拿你们的节目说事、取笑、贬损啊!
你们觉得你们这样做,能得到其他地域人民的认可么?
老拿别的说事!2个贱骨头!

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也就这水平了!你们!
你们这些人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玩的还真是开心啊!
无聊啊~太无聊了!

这家伙!好不容易出来个像那么回事的!可把你们美的!


你是北方人,你是很难体会到我们南方人对自己方言的热爱。不光上海人如此,附近的江浙一带的人也是如此,包括两广、福建的等等都是如此。这是完全是出于一种对自己所属地域文化的一种热爱。我们可以欣赏你们的相声、二人转,但并不乞望你们来赏脸我们的滑稽戏。我们的确是小圈子,那又怎么样?文化不分高低贵贱,少数族群的文化也是文化。傩戏、滑稽戏、相声、二人转、好莱坞电影都是文化,谁比谁更强???
另外,小沈阳等人的二人转的确够恶俗的。我是欣赏不了,感觉就是拿别人或自己的缺陷赤裸裸的展示给人看,以博一笑。现在他红,大家也就图一新鲜,精细菜吃多了,换点糙米吃吃也挺香。但舞台上的东西和乡下戏台的东西还是不一样的,要走向大城市,走向全国,他那些东西实在很难火很久。原来相声也是地摊的玩意,如果没有侯宝林大师等的改革,只怕相声现在早就消亡了。上海的滑稽戏也是如此。赵本山也可算是侯宝林式大师。他的本事,我看小沈阳他们连根毛都没学到,枉为徒弟了。



“我们北方看节目!从来也不拿你们的节目说事、取笑、贬损啊!
你们觉得你们这样做,能得到其他地域人民的认可么?”
刚才那位这句话才是重点!
调侃归调侃···但调侃过了就不好了···
毕竟是公开发行的东西,让别人觉得你在鄙视别人的感觉很好吗?
拿自己的优点比别人的缺点···
南方人喝咖啡,北方人喝茶,扯上大蒜头是什么事呢?
所以··看不惯·~~
在我们看来,上海男人的确不够男人~·我山东人··非东北~~~

上海男人不男人?那为什么全运会上,上海男排荣登3冠王?为什么跨栏比赛,刘翔又拿到了冠军?放眼国内,有哪个地域的男人能打败这个上海男人?你又有什么资格看不起上海的男人?中国内地也只有1个上海男人丁俊辉能参与国际斯洛克顶级赛事.难道别的地方的男人都废掉了?


[+11] [-6] [回复]

回到最上

edison_l   2009/11/05 09:27:50  2554楼   举报

引用(sotsugyou @ 2009-11-04, 01:30 PM) *
引用(edison_l @ 2009-09-24, 01:07 PM) *
引用
引用
部分楼层已被隐藏,点击展开全部



J-B样子,闭上你的外地人外地人的J-B嘴··


你们上海人是不是代代为奴,世世为娼啊~~怎么那么下贱啊~~“鲍鱼”养好了专门喂老外,真是光荣啊~~几代人整出这么个孙子,\"光荣\"啊,赶紧快J-B捧,闪耀上海··

是啊,明年上海要开世博会了,赶紧来上海继续发挥你那点可怜的尊严感吧.不要到时上海人还没鄙视你,你就开始做跳梁小丑了.别老是心理有鬼,觉得自己矮人家一等嘛.

我只能说您很无聊,不想再和你纠缠下去,记住你是中国人就行了


[+2] [-4] [回复]

回到最上

cycad   2009/11/06 11:35:11  2555楼   举报

刚又看了一遍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没想到在这里会看到理论联系实际的东西,悲哀啊!!


[+6] [0] [回复]

回到最上

winterven   2009/11/07 13:09:05  2556楼   举报

引用(larky2006 @ 2009-08-08, 10:01 AM) *
引用
引用
上海和东北既然已经被上边那些朋友拉到一起了,而且还要拿数据,那我也帮东北找点东西,以下为百度里找出来的:

为什么东北会变成这个样子这难道仅仅是偶然的吗?为什么我们无法发展,越来越差?现在可以肯定的是,整个东北的“落后化”,“非工业化”,并非偶然,而是某种无形的东西在起作用,如果你不想被任何的谎言和矫饰所迷惑,那就请往下看!

   先看看刚刚建国的时候。如果大家看过那时候中央政府出的任何一个关于工业和产业布局的文献,都会注意到这样的一句话“中国的工业,主要集中于上海和偏居一地”。这个“偏居一地”是什么意思中央政府可是对东北连称呼一下都不屑的!毫无疑问的是,上海是轻工业的基地,占全国轻工业产量的35%左右。而当时的东北,准确地说是辽宁,却把当时全国重工业的产量囊括了近七成!其中,关系到国际民生的主要产品:钢材,成品油,电力,机床,军工更高达八成以上!即便是原煤这样在关内手工劳动盛行的产业,辽宁仍然占到55%的份额(因为有抚顺,阜新这两个当时在亚洲无可匹敌的露天煤矿)。
   
   今天,总有一些人牵强附会地说什么武汉,青岛,天津,甚至重庆,太原什么的是“老工业基地”,这真叫人笑掉大牙。不客气地讲,跟辽宁中部的重工业基地相比,这些城市根本不配叫什么工业基地,顶多能称得上“手工业基地”。当时东北区的主席高岗很牛,为什么?资格老是一方面,主要是实力强,毛泽东在北京阅兵,他在沈阳阅兵,然后的群众队伍展示的是什么?北京老百姓拿出来的是棉花和麦子,沈阳的老百姓拿出来的是火车和机床!诸位有兴趣的去看看老将军们的回忆录,多少人走南闯北很多年,“到了南满才见到成片的高压电网,密集的铁路,知道了什么叫工业”。这里还必须提及一个城市-大连。大连是日本人在中国的战略基地,基础设施良好,工业底子胜过川琦和广岛。
 
   刚建国时,大连是中国最大,也是保存最完好的重化学工业基地,其中原因我就不说了。关于大连的贡献,这里还要纠正一个/历/史/的冤案。大家可能都还记得某位/元/帅/在{淮海战役}之后讲的一句话:{淮海战役}是小推车推出来的。但是,历史上的原话是:{淮海战役}的胜利,靠的是山东的小推车/和 /大/连/的/大/炮/弹/。这里的{“大连的/大炮弹}”指的是当时国内军工第/一/厂/“//大//连/立/新/厂”的产品。这个厂就是后来的“大连 /五/二/三/厂/”,首任厂长是[//吴//运//铎//]。为什么后来有人把后半句删去了呢?仅仅是因为+//领//袖+人/物/讲/的“+新疆/+ 和东北/仍然是/两/块/殖/民/地/” 请各位读者自己去理解吧!  

   毫无疑问的是,中央政府的高层也很清楚东北的重要性,否则也不会有“只要我们有了东北这块巩固的根据地,即使失去了现有的所有根据地,中国革命也就有了成功的基础(见谅!可能记的不大准确)”这样的话。东北人民不但肩负了解放中国的重任,在保家卫国的朝鲜战争中也是前方战士流血,后方百姓拼命。大家想过没有,如果不是辽南地区稠密的铁路网,前方的物资如何能无误送到?比较一下此后的抗美援越,差距多大!可是令人气愤的是,即便是这些,今天也被歪曲成了,流血牺牲的是四川人,山东人(今天甚至有人写出是湖南人这样的鬼话,真是无耻!),大生产的是上海人!奇怪了,难道中国的几个王牌军不是由东北子弟兵编成的?难道数万火车皮的战略物资不是由辽中工业基础生产的?这等明目张胆的歪曲是不是太无耻了呢!

再谈谈建国后的建设时期。笔者从祖父那里认真地学习过“一五计划建设纲要”(一本发了黄而且被老鼠啃过的小册子)。其中工业建设的中心意思其实只有八个字“完善一个,铺开大网”。最中心的一句话是“建设并完善以鞍山钢铁联合企业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础,使之能够有效地支援全国的工业建设!”这里,前半句是手段,后半句是目的。不幸的是,这个“目的”一直持续了五十年!!!请各位注意,计划经济时代,东北产品的输出与八,九十年代的“广货北上”有着本质的区别,那叫“调配”。所谓“调配”是无偿地支援,如果是出售的话,年产量一直超过五千万吨,稳产二十年,人口只有八十几万的大庆岂不早就成了科威特了?全国机电产品的集中地--沈阳,每年无偿调配到关内的产品多达89%!有人说,沈阳是共和国工业的长子,我看,应该叫奶娘才对!鞍钢大型厂很长一段时期是国内唯一能生产重轨的工厂,可是诸位读者你们想一想,建国以后,在东北地区究竟建设了几公里的铁路?就是七十年代建设的沟海线也是辽宁省自筹资金建成的!没有东北的无私奉献,何来的中国六十年代铁路建设的黄金时代?其实,又何止是产品?六十年代支援“大三线”建设,辽宁承担了最重的任务。超过30%的技术,管理骨干被抽调到了西部,很多甚至是整厂整矿地搬迁。今天在河南,在陕西,在四川,在云南,在贵州,在甘肃,在湖北的工厂,矿山,军企,基地中大部分,甚至整厂整矿的沈阳人,大连人,鞍山人,抚顺人,本溪人。。。在金沙江畔,赤水河边,阴山脚下,戈壁荒滩,他们甚至隐姓埋名,死了都不为人知(笔者父亲的一位年轻时的好友,在一个叫金川还是金昌的地方工作,死后整整六年家里人才知道)。

   东北人民为国家作出了这样的贡献,可是得到的是什么?别的不说,“陈三两”,想来大家都还记得吧?全国最大的工业基地,作出了无数贡献的人们,每人每年只有三两油吃!难道是东北不产豆油吗?不是,东北的大豆产量占全国的44-57%(1962-1977年)。难道是全国人民都只吃三两油吗?不是,北京市的人均配比是东北的6.67倍,可是它半两油都不产!年轻的人们如果有兴趣,可以问问任何一个年龄在四十岁以上的人,那究竟是怎样的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笔者外祖母的一个学生在沟帮子机务段负一点责任,现在回想起来满肚子的气: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东北的情况也不大好,但还可以勉强维持,因为有吉林和黑龙江两地的大粮仓。但是上边连续的指令,调配口粮,饲料粮入关,目标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湖北。调走的那是什么?那是人命啊!要不是东北的自然基础好,大自然赋予的粮食多的话,这等釜里抽粮的作法保不齐也会在东北发生人间惨局。今天有人发贴说东北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死人较少是因为周恩来从苏联那里弄来了粮食,简直是一派胡言!事实上,这样的无偿调配不仅滋长了懒惰和依赖,更重要的是它鼓励了奸诈和诡辩!今天,那么多的人上网骂东北人的不是,他们可曾记得,他们的父辈,祖父辈是靠那一口东北大米活下来的?为什么如此的忘恩负义!今天四十岁以上的人们应该还记得七十年代东北人到北京抢购的情景吧,“猪肉甚至整扇整扇地往回扛!”,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东北的工业产品可以无偿地调配给关内,而关内的农副产品却不能无偿地调配给东北呢,而是要东北人民千里迢迢进京去买?这其中是否就有资本外流一类的什么问题呢?

   如果说八十年代之前,东北人民只是“小苦”的话,那么改革开放之后,东北人民便是“独享”这份苦果了。改革开放,邓小平在南海边画了几个圈搞窗口,搞实验田,当然是有风险的,这就需要由上缴财政的大户来分担,这其中东北又是主力军。八十年代初期,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每年的本级财政支出都是财政收入的三到六倍。

   如果说,此时的广东,福建等地经济实力弱,减免税收制度对中央财政的影响不大的话,那么到了一九八四年(请大家记住,一九八四年是中国经济领域一个极为重要的年头,这一年很多有利于南方各省的经济政策出台,东南部各省的发展势头正式形成)南方各省的经济已初具规模,再如此地“减免”就不免有些偏心的味道了(当然,这其中有政治和派系交易的因素在里面)。
这里笔者要澄清一个事实,一直有人声称,并有人相信,八十年代上海为国家上缴了最多的税收,这其实是错误的,真正的第一是辽宁省。问题就在于上海是作为一个整体为国家交税的,而辽宁省内还分出去了几个所谓的计划单列单位:沈阳市,大连市,鞍钢,辽河油田。。。最为典型的是一九八八年,全国上缴税利的前十名中,竟有四个来自辽宁省:辽宁,沈阳,鞍钢,大连。此外在鞍钢之前是大庆油田,东北一共占了五个!占全国人口总数不到十分之一的东北三省,是不是有些出血过度了呢?  

其实,按比例上缴税金未尝不可,但是问题就在于它的不公平,这时的广东,其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辽宁的70%,可是上缴税金之少,却只能用“骇人听闻” 来形容了。同样的情况发生的福建和浙江(这里必须提及,江苏在东南地区是个例外,它经济一直不错,而且很少搞鸡毛蒜皮的小动作)。这时候的东北已经显出发展后劲的不足,表现在:工业设备老化,技术落后,企业留利过少,自我发展资金短缺(当然,这些都是相对于全国而言的)。  

为了完成每年沉重的上缴任务,东北工业基础错过了八十年代后期工业领域升级换代的良机!这难道是无意中形成的吗错!

上层搞经济的人心知肚明。举个例子。鞍钢是钢铁行业的老大,每年上缴的利税是武钢的3.5倍,首钢的6.5倍,可是它每年的留利只有三千多万元,在冶金工业部十大钢厂中名列第七,仅比酒钢,水钢高一点点,连首钢的一个零头都不够!用鞍钢计划处的人的话讲,每天的流动资金的最低线都不够!“。  

这些都是不可更改的事实,如果读者有兴趣的话,可以参考那几年冶金工业部出的年鉴,你就会明白什么叫不公平,什么叫压榨!九十年代初期,鞍钢最困难的时候,连买煤的钱都是全体职工捐来的,可是国家的上缴任务却未见丝毫的松动。同时的首钢确实利税全退,国家贷款多得挡不住,又是建大高炉又是买大铁矿,真是风光无限!更多的例子发生在沈阳的铁西区,这里就不再重复了。如果读者有兴趣的话,可以参考86-89年出版的辽宁经济信息报,那里的东西更全面,相信会更有说服力!  

   这时,用经济界的一句共识来形容”东北,仍然是计划经济束缚下的笼中之虎“。也就是在这几年,辽宁的工业产值先后被江苏,广东,山东超过(接下去是浙江,甚至河北,河南!)。不难看出,中央的经济政策何等见效!共和国的工业长子就这样被无情地废掉了!

此时的中国,第一次出现了”东北现象“这个名词,关于这个词的理解,笔者清楚地记得一九九二年十二月的某期参考消息的第四版右上角,一位读卖新闻的记者讲的一句话”中央政府对满洲的政策是歧视性的“。这句话笔者半个字也没记错,同时他也半个字没说错。对于一个经济日益衰落的地区课以重税,并设法堵塞它左冲右突的道路,居心何在?良心何在?二零零一年的统计分析显示,全中国社会发展水平排行中,辽宁省排名第四,在所有省区中名列第一,吉林,黑龙江也都在前十之列。但是,这样的发展水平却不能给我们带来收入上的实惠,广东,福建,浙江,甚至河北,湖北这样的落后地区的收入都排名我们之前,为什么?  

如果说粤,闽,浙,苏是第一批起飞的地区的话,京,沪,桂则是第二批了。那么,东北能否成为第三批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中央政府的目光已经投向了西部,重庆,四川,甘肃,新疆。。。东北有一次被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这一次,也许就是致命的。但是,这正是某些人希望看到的,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翻开”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其中关于地区经济布局的部分,上面已经给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未来定了性:。。。完整的原材料基?地,确定大农业的发展方向!看看,用心何其恶毒,决口不谈一个”工“字。把一个工业区”发展“为一个农业区也许就是这个”纲要“的指导思想。  

由此,我想到了当年英国殖民者对印度发展的指导思想:非工业化。对的,非工业化!套用当年德国人的话说”我们(东北人)将永远为他?们(南方人)生产煤,原油,提供木材,大豆,粮食,并世世代代作他们的奴隶!德国人民是幸福的,有铁血的宰相,有自由发展的契机,颈上也没有沉重的枷锁,而的东北人民呢?上面的那么多为什么,也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做朝中有人好做官。好好想想建国至今,有几个东北人进过政治局常委?更有几个人在中央决定性的政策中能为东北说几句好话?  

今天,我的朋友们,当你为了二,三百元的工资辛苦工作,当你年迈的父亲省掉了晚餐上那一杯酒,你白发苍苍的母亲不得不在寒冷的雪夜步行回家,你的兄弟们冰天雪地里为了挣一点小钱困苦挣扎,你的儿女在没有暖气的室内冻得瑟瑟发抖,你的好友为钱去拼命,你心爱的球队不得不卖艺他乡,受尽欺辱。甚至你的亲人姐妹沦为娼妓,在男人身下痛苦挣扎的时候。

你,一个东北人,有没有想一想,这究竟是为什么?

东北的问题的关键是所有的资源都被北京垄断了. 东北人不是东北的主人, 东北可利用的资源几乎都不是东北的.

中央对大型国企的政策是税大部分交到中央, 地方只留很小的一部分. 另外, 中央拥有定价权. 紧俏的物资, 中央定成非常

便宜的价格从东北运走, 然后再用高价卖出去.

最典型的是石油. 中国四大油田有三个在东北, 但东北并没有从石油中得到任何好处.

大庆的石油产量点全国的40%, 但是大庆每年交给黑龙江省的税, 只占全部税的不到5%, 其它的全交中央了. 另外, 中央从石油价格上残酷盘剥大庆. 大庆的石油质量是全国最好的之一, 但是价格却只有别的油田的一半. 在八十年代的时候, 大庆的石油每吨只给200元人民币, 比散装酱油还便宜.

东北的资源就这样白白地流走了. 如果你到大庆周围的农村看看, 会很惊讶为什么守着大油田却穷成这个样子的.

各地都有自己发展的优势, 而且每个地方的优势都是有限的. 东北的优势是自然资源和人均教育水平. 但是东北的自然资源被中央无偿地占有了,这个优势反而成了劣势. 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中直企业全是垄断行业. 试想一想, 有大庆在,你还有自己开发油田的机会吗? 再想一想, 有鞍钢在, 你想在辽宁开了私人的炼钢厂有可能性有多大?

江浙一带的优势是靠近上海和鱼米之乡, 自古就是中国的经济中心. 这种优势在计划经济的时候根本没戏, 发挥不出优势的. 但是在正常的市场经济下, 这种优势就显示出来了. 这是谁也挡不住的.

广东也是同样的道理.

东北地处边疆, 特别是黑龙江, 几乎没有发展小型工业的可能. 试想一想, 在河北, 河南, 山东遍地都是的小工厂, 为什么在黑龙江找不到? 道理非常简单. 小工厂生产出来的简单产品, 是需要方便低价的运输的. 谁都不会专门花钱送个大卡车到黑龙江买几吨螺丝的, 但从山东, 河北, 河南, 江苏, 浙江就没有这个问题. 东北的优势 - 资源和人的素质, 被中央的恶劣政策无情地厄杀了. 这种不讲道理的中直体系不消除, 振兴东北只是空话,大话, 假话.

我看到中央最近又批了一个什么东北振兴计划, 里面全是空话, 假话. 最实质的对东北的殖民地政策还是没有松动. 东北没希望. 只要中央对东北的殖民地政策不变,东北不可能有希望的.

那种资源是国家的说法是蛮不讲理.

资源是各种各样的. 身处北京上海这种地理上的优势, 本身也是一种资源. 如果按照\"资源是国家的\"说法, 那么北京人和上海人也应该把这种地理上的资源上交给国家, 让全国人民分享.

我们东北人分享到什么了?

各地都有赖地生存的资源, 这些资源是不能无偿分享的. 这种无偿分享的理论, 和白人对殖民地的掠夺政策有什么区别呢?

东北就是中国的一块殖民地, 各种资源被疯狂地掠夺了几十年了, 没有任何回报. 如果东北不穷反而是怪事了.

东北这几十年无偿贡献给全国无数的资源, 产品, 以及技术. 但是东北从中国别的地方分享到什么了吗? 既然叫分享, 应该是在我们给的同时也得到点什么吧. 我们得到什么了?



东北人,付出了那么多,却不能得到应有的收入,真的很可怜!只要和其他省市上交同样的利税,东北就能走入正常发展,相信不会要很长时间就会超过很多省份!


个人觉得不是地域的问题,也不是资源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全国经济改革发放的时候南方人都下海了,东北人在做什么:看着二人转(下流),抱着老婆上炕了,人口是上去了,而经济没上去。整天的只会抱怨,中央没给钱(中央给你们的最多),地域不好了(东北可是资源大省)。有空多想想怎么赚钱,不要没事找岔。(主要是上海人)

你到底看没看那文章,你所说的根本驳不掉文章的论点,还是想好再说吧


[+7] [0] [回复]

回到最上

2557楼已被隐藏

sotsugyou   2009/11/08 19:31:05  2558楼   举报

引用(jjtcsfb @ 2009-11-08, 12:36 PM) *
引用(sotsugyou @ 2009-11-04, 01:35 PM) *
引用(jjtcsfb @ 2009-09-15, 02:17 PM) *
引用(wanlier @ 2009-05-04, 01:15 AM) *
部分楼层已被隐藏,点击展开全部



“我们北方看节目!从来也不拿你们的节目说事、取笑、贬损啊!
你们觉得你们这样做,能得到其他地域人民的认可么?”
刚才那位这句话才是重点!
调侃归调侃···但调侃过了就不好了···
毕竟是公开发行的东西,让别人觉得你在鄙视别人的感觉很好吗?
拿自己的优点比别人的缺点···
南方人喝咖啡,北方人喝茶,扯上大蒜头是什么事呢?
所以··看不惯·~~
在我们看来,上海男人的确不够男人~·我山东人··非东北~~~

上海男人不男人?那为什么全运会上,上海男排荣登3冠王?为什么跨栏比赛,刘翔又拿到了冠军?放眼国内,有哪个地域的男人能打败这个上海男人?你又有什么资格看不起上海的男人?中国内地也只有1个上海男人丁俊辉能参与国际斯洛克顶级赛事.难道别的地方的男人都废掉了?


说你丫SB还不信,你眼睛被门挤了?上海男人就说的出这么几门?自己看看全运会上前几名是哪些地方。睁大你的狗眼看看!不想跟你说了还叫上劲了~~好意思说冠军,不嫌丢人~骂人是冠军~~

你个死猪,难怪说出来的话这么土.你自己混的不行,就别把气出到上海来,你娘把你生在穷困地区,你点背不能怨社会嘛.知道你心理不平衡,就不和你计较了.


[+8] [-3] [回复]

回到最上

snakepp   2009/11/08 23:35:44  2559楼   举报

引用(sotsugyou @ 2009-11-08, 07:31 PM) *
引用(jjtcsfb @ 2009-11-08, 12:36 PM) *
引用(sotsugyou @ 2009-11-04, 01:35 PM) *
引用(jjtcsfb @ 2009-09-15, 02:17 PM) *
部分楼层已被隐藏,点击展开全部

上海男人不男人?那为什么全运会上,上海男排荣登3冠王?为什么跨栏比赛,刘翔又拿到了冠军?放眼国内,有哪个地域的男人能打败这个上海男人?你又有什么资格看不起上海的男人?中国内地也只有1个上海男人丁俊辉能参与国际斯洛克顶级赛事.难道别的地方的男人都废掉了?


说你丫SB还不信,你眼睛被门挤了?上海男人就说的出这么几门?自己看看全运会上前几名是哪些地方。睁大你的狗眼看看!不想跟你说了还叫上劲了~~好意思说冠军,不嫌丢人~骂人是冠军~~

你个死猪,难怪说出来的话这么土.你自己混的不行,就别把气出到上海来,你娘把你生在穷困地区,你点背不能怨社会嘛.知道你心理不平衡,就不和你计较了.

无聊的时候翻翻前几十页的众多comments,你就觉得peace了,就算你讲理讲的再多,野蛮人也是一个字儿也听不进去的,还会不停的跳出来其他人骂个没完,毕竟我们上海人在中国本来就是少数,到头来浪费了我们的时间,又坏了脾气,不值得,自己心里面有数就可以了,还有劝你一句,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少和安徽,河南,山东以及东北的人啰嗦,这些地方的人为了钱他们会害你,记住我的话有一天你自然会懂的


[+9] [-1] [回复]

回到最上

dragonporsche   2009/11/09 09:07:10  2560楼   举报

不要跟低层次的上海13打嘴仗了,它们最擅长打嘴仗,自誉为“上海人”,事实呢,往上排3代,都是中国各个地方去上海的,纯种的上海人现在5%都不到,因为最早上海就是个小渔村,又不是什么古都,根本没几个人。
因为这些低层次的上海13好吃懒做,在现代上海混不下去了,总觉得外来的人抢了它们的工作,天天就靠着周立波的话意淫,一帮没出息的东西。


[+8] [-10] [回复]

回到最上

quick01   2009/11/10 14:02:33  2561楼   举报

这里YP太多,阿拉上海拧要团结,少和YP来往!


[+3] [-4] [回复]

回到最上

湘牙子   2009/11/10 21:05:33  2562楼   举报

双季盘点字幕,想要


[+1] [-1] [回复]

回到最上

hejing101710   2009/11/13 10:46:13  2563楼   举报

这里好热闹啊!


[+1] [0] [回复]

回到最上

KingCR   2009/11/14 02:44:19  2564楼   举报

哎。笑侃大上海的字幕错误百出啊!!!


[+2] [0] [回复]

回到最上

ax4774   2009/11/15 11:58:14  2565楼   举报

感谢楼主
谢谢分享


[+1] [0] [回复]

回到最上

babyzb   2009/11/16 11:34:27  2566楼   举报

与无知的人说话,是抬举他,但,他不知道领情;与昧良心的人争论,是贬低他,但,他怎么会领悟呢? 还是,看看周的碟片,喝杯咖啡...惬意很呢


[+3] [0] [回复]

回到最上

持心守正   2009/11/16 20:16:54  2567楼   举报

我是北方人,第一次看到周立波是一天央视的节目上,采访他老婆,说他们家那些个事,觉得这人真是够三俗的。
第二次看到周立波是在第二天或是第三天的央视节目上,鼓吹他的海派清口。觉得这人口才是真好。
再想想俺们这的郭德纲大大,原来这年头出位的都是奇才啊。


[+3] [-1] [回复]

回到最上

xtstopnow   2009/11/18 22:00:57  2568楼   举报

最近没啥更新啊


[0] [0] [回复]

回到最上

千泽秋   2009/11/20 20:03:38  2569楼   举报

坐等我为财狂正式版了


[0] [0] [回复]

回到最上

dorseyhu   2009/11/20 22:22:59  2570楼   举报

生活滋味


[0] [0] [回复]

回到最上

涅槃重生518   2009/11/21 06:31:59  2571楼   举报

引用(赤佬模子 @ 2009-05-05, 12:43 AM) *
引用(强人597cy @ 2009-05-04, 07:18 PM) *
引用(abcdefg8 @ 2009-05-04, 07:12 PM) *
不要只看字幕,周说的是巴子,土包子是字幕,跟你说了,很多话是没办法直接翻译的。

请问巴子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土包子的意思?难道[内容被过滤,请注意论坛文明] YOU 就不是骂人的话了吗?

巴子跟[内容被过滤,请注意论坛文明] U 能化上等号的?如果你觉得巴子就是[内容被过滤,请注意论坛文明] U 的意思,那我没话说了,只好讲弄是模子!
实在是看不惯像你这种的,口口声声说爱国,说自己是中国人,但结果看个段子还要挑拨地域问题,干嘛老喜欢把帽子往自己头上扣?没事还要拿外语来做比喻,那是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化,能拿来一块比吗?
我跟你讲,“巴子”要从字面翻译,确实就是土包子,但这是上海方言中的一个特色词汇,并不代表有歧视,就好比有时候叫香港人“港巴子”叫台湾人“台巴子”。甚至上海人朋友相互间都会玩笑的说“弄只巴子”,纯粹一种调侃,如果你硬要把这理解为是一种歧视的话甚至是骂人的话,那我没话讲了,以后全中国人民都不要说调侃话了,一说就是相互歧视,所有相声小品什么地方段子统统取消,什么地方文化地方特色一律封杀,地方也别叫地方了,都改名叫中央吧,这样大概能让你这位爱国者彻底满意吧。
中国本来地域广阔,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在自己没有深入了解一个地方文化的时候,请不要动不动就拿地域问题来说事


很赞同你的话。
" 巴子“是个广义词,大概的意思是指:没有品味的人,”巴“是形容不和谐或是没有品味,并不是单一的骂人话,有时在比较熟的人中也用来互相揶揄。老婆有时叫老公:猪头;父母叫自己很顽皮的孩子:你个小坏蛋。土包子只是巴子所指的意思中的一种。比如:品酒师用各种玻璃杯品酒,我用一次性塑料杯品酒。别人就会笑着说:侬老巴额。”腔调“是指气质的意思,它是上海话中新的俚语,近几年才开始流行,非正式用语但比较时尚。本地语言所表达的意思和当地的文化密不可分,这也是语言的魅力。”女人的头发“和“青丝”都是指同一种东西,两者的韵味截然不同,后者具有诗意。你和老外讲“青丝”,他很纳闷:丝通常指蚕丝,难道中国的蚕宝宝吐的丝是青色的吗?
任何语言经过翻译都会丢失很多信息,要不为什么要看原版片呢?
周立波的表演除了幽默,更多的是丰富的想象力和智慧。他精确的捕捉到了事物中的特点,以上海方言中特有的词汇去形容这些特点。当这些地方词汇和他要表达的事物特点很贴切的时候观众便产生了会心的笑。这种笑并非由单纯的模仿产生,更多的是基于对当地语言和文化的理解。而周立波能够将事物的特点和方言相关联,这便是用智慧去产生幽默。
我是上海人,但我从不认为上海人是优秀的代名词,能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地方生存下来人都是优秀的人。我想,将来的上海竞争会更加激烈,会说上海话的人并不一定就是“上海人”。当一个会说上海话的人但其收入承受不了高房租,高物价,娶不起媳妇,不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担心自己的养老,看不起病,这样的人必然会被这个城市所淘汰,会不会说上海话又有什么意义和高傲呢?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记住:我们都是中国人。The money talks(洋人的谚语),到哪里都是一样的。


[+3] [0] [回复]

回到最上

geejay   2009/11/22 14:21:18  2572楼   举报

别吵了,有谁能告诉我双季盘点是什么东东吗?
最好在介绍里面写一下。
多谢!


[0] [0] [回复]

回到最上

snakepp   2009/11/23 01:13:44  2573楼   举报

引用(涅槃重生518 @ 2009-11-21, 06:31 AM) *
引用(赤佬模子 @ 2009-05-05, 12:43 AM) *
引用(强人597cy @ 2009-05-04, 07:18 PM) *
引用(abcdefg8 @ 2009-05-04, 07:12 PM) *
部分楼层已被隐藏,点击展开全部

请问巴子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土包子的意思?难道[内容被过滤,请注意论坛文明] YOU 就不是骂人的话了吗?

巴子跟[内容被过滤,请注意论坛文明] U 能化上等号的?如果你觉得巴子就是[内容被过滤,请注意论坛文明] U 的意思,那我没话说了,只好讲弄是模子!
实在是看不惯像你这种的,口口声声说爱国,说自己是中国人,但结果看个段子还要挑拨地域问题,干嘛老喜欢把帽子往自己头上扣?没事还要拿外语来做比喻,那是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化,能拿来一块比吗?
我跟你讲,“巴子”要从字面翻译,确实就是土包子,但这是上海方言中的一个特色词汇,并不代表有歧视,就好比有时候叫香港人“港巴子”叫台湾人“台巴子”。甚至上海人朋友相互间都会玩笑的说“弄只巴子”,纯粹一种调侃,如果你硬要把这理解为是一种歧视的话甚至是骂人的话,那我没话讲了,以后全中国人民都不要说调侃话了,一说就是相互歧视,所有相声小品什么地方段子统统取消,什么地方文化地方特色一律封杀,地方也别叫地方了,都改名叫中央吧,这样大概能让你这位爱国者彻底满意吧。
中国本来地域广阔,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在自己没有深入了解一个地方文化的时候,请不要动不动就拿地域问题来说事


很赞同你的话。
" 巴子“是个广义词,大概的意思是指:没有品味的人,”巴“是形容不和谐或是没有品味,并不是单一的骂人话,有时在比较熟的人中也用来互相揶揄。老婆有时叫老公:猪头;父母叫自己很顽皮的孩子:你个小坏蛋。土包子只是巴子所指的意思中的一种。比如:品酒师用各种玻璃杯品酒,我用一次性塑料杯品酒。别人就会笑着说:侬老巴额。”腔调“是指气质的意思,它是上海话中新的俚语,近几年才开始流行,非正式用语但比较时尚。本地语言所表达的意思和当地的文化密不可分,这也是语言的魅力。”女人的头发“和“青丝”都是指同一种东西,两者的韵味截然不同,后者具有诗意。你和老外讲“青丝”,他很纳闷:丝通常指蚕丝,难道中国的蚕宝宝吐的丝是青色的吗?
任何语言经过翻译都会丢失很多信息,要不为什么要看原版片呢?
周立波的表演除了幽默,更多的是丰富的想象力和智慧。他精确的捕捉到了事物中的特点,以上海方言中特有的词汇去形容这些特点。当这些地方词汇和他要表达的事物特点很贴切的时候观众便产生了会心的笑。这种笑并非由单纯的模仿产生,更多的是基于对当地语言和文化的理解。而周立波能够将事物的特点和方言相关联,这便是用智慧去产生幽默。
我是上海人,但我从不认为上海人是优秀的代名词,能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地方生存下来人都是优秀的人。我想,将来的上海竞争会更加激烈,会说上海话的人并不一定就是“上海人”。当一个会说上海话的人但其收入承受不了高房租,高物价,娶不起媳妇,不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担心自己的养老,看不起病,这样的人必然会被这个城市所淘汰,会不会说上海话又有什么意义和高傲呢?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记住:我们都是中国人。The money talks(洋人的谚语),到哪里都是一样的。

u sure u r not the socalled"neo shanghainese"?if u r,your logic was natural


[0] [0] [回复]

回到最上

king58010   2009/11/23 08:05:39  2574楼   举报

好像没有资源阿


[0] [0] [回复]

回到最上

涅槃重生518   2009/11/23 22:59:01  2575楼   举报

引用(snakepp @ 2009-11-23, 01:13 AM) *
引用(涅槃重生518 @ 2009-11-21, 06:31 AM) *
引用(赤佬模子 @ 2009-05-05, 12:43 AM) *
引用(强人597cy @ 2009-05-04, 07:18 PM) *
部分楼层已被隐藏,点击展开全部

巴子跟[内容被过滤,请注意论坛文明] U 能化上等号的?如果你觉得巴子就是[内容被过滤,请注意论坛文明] U 的意思,那我没话说了,只好讲弄是模子!
实在是看不惯像你这种的,口口声声说爱国,说自己是中国人,但结果看个段子还要挑拨地域问题,干嘛老喜欢把帽子往自己头上扣?没事还要拿外语来做比喻,那是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化,能拿来一块比吗?
我跟你讲,“巴子”要从字面翻译,确实就是土包子,但这是上海方言中的一个特色词汇,并不代表有歧视,就好比有时候叫香港人“港巴子”叫台湾人“台巴子”。甚至上海人朋友相互间都会玩笑的说“弄只巴子”,纯粹一种调侃,如果你硬要把这理解为是一种歧视的话甚至是骂人的话,那我没话讲了,以后全中国人民都不要说调侃话了,一说就是相互歧视,所有相声小品什么地方段子统统取消,什么地方文化地方特色一律封杀,地方也别叫地方了,都改名叫中央吧,这样大概能让你这位爱国者彻底满意吧。
中国本来地域广阔,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在自己没有深入了解一个地方文化的时候,请不要动不动就拿地域问题来说事


很赞同你的话。
" 巴子“是个广义词,大概的意思是指:没有品味的人,”巴“是形容不和谐或是没有品味,并不是单一的骂人话,有时在比较熟的人中也用来互相揶揄。老婆有时叫老公:猪头;父母叫自己很顽皮的孩子:你个小坏蛋。土包子只是巴子所指的意思中的一种。比如:品酒师用各种玻璃杯品酒,我用一次性塑料杯品酒。别人就会笑着说:侬老巴额。”腔调“是指气质的意思,它是上海话中新的俚语,近几年才开始流行,非正式用语但比较时尚。本地语言所表达的意思和当地的文化密不可分,这也是语言的魅力。”女人的头发“和“青丝”都是指同一种东西,两者的韵味截然不同,后者具有诗意。你和老外讲“青丝”,他很纳闷:丝通常指蚕丝,难道中国的蚕宝宝吐的丝是青色的吗?
任何语言经过翻译都会丢失很多信息,要不为什么要看原版片呢?
周立波的表演除了幽默,更多的是丰富的想象力和智慧。他精确的捕捉到了事物中的特点,以上海方言中特有的词汇去形容这些特点。当这些地方词汇和他要表达的事物特点很贴切的时候观众便产生了会心的笑。这种笑并非由单纯的模仿产生,更多的是基于对当地语言和文化的理解。而周立波能够将事物的特点和方言相关联,这便是用智慧去产生幽默。
我是上海人,但我从不认为上海人是优秀的代名词,能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地方生存下来人都是优秀的人。我想,将来的上海竞争会更加激烈,会说上海话的人并不一定就是“上海人”。当一个会说上海话的人但其收入承受不了高房租,高物价,娶不起媳妇,不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担心自己的养老,看不起病,这样的人必然会被这个城市所淘汰,会不会说上海话又有什么意义和高傲呢?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记住:我们都是中国人。The money talks(洋人的谚语),到哪里都是一样的。

u sure u r not the socalled"neo shanghainese"?if u r,your logic was natural

哪能意思啦侬?!翻毛枪啊!:)
我祖籍不是上海,父母和我都出生在上海并且在上海长大。上海是个移民城市,真正称得上上海人的是现在的青浦,松江人。“阿拉”一词原本是宁波话,“夯么郎当”原本是广东话,“斯闷汀”原本是英语。上海话中很多词是外来词,并非本地的。在这个充斥着上百种语言的城市中上海人的比例越来越少,所以有了“新上海人”这个定义。我想,用地域去区分“上海人”这个概念是狭隘的,只要有上海户口就是上海人。近10年来的城市改造让这个城市中的所有人都接受经济的洗牌。当经济分层和社会分层吻合的时候就会产生新阶级,这就是“新上海人”。他们也分3,6,9等,其中包括了老外。无论他们是在这个城市中的那个阶层,不可否认的是:他们为这个城市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在消耗和掌控着这个城市的资源。他们正在取代和挤压上海人,我感到了危机,所有的上海人都感到了危机,我们要重新认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一个周立波的片子竟然会有这么多人发帖,回帖。使我更惊讶的是这么多的上海人,我的兄弟们竟然会被如此轻易的激怒,我感到羞愧。周立波不仅头势清桑,鲁子清桑,桑窝也清桑。阿拉忙吉特周立波刚额哎屋:腔调,这是上海人最明显的特征。高宁噶哇啦哇啦是下只角组额事体,霞气坍台,无么腔调。
宁家可以讲上海人哪能哪能,阿拉内伊组勿特就自己闷特。经济决定人的大多数行为,上海人是有些沙文主义,为什么这么多的人要来呢(包括发达国家的老外)?他们是帮助我们建设河蟹而来?因为上海是经济发达城市,伊拉事赚铜钿来额。
总结:上海宁要用丛林法则--弱肉强食从经济上内伊拉组特,要随时随地保持上海人的腔调。


[0] [0] [回复]

回到最上

snakepp   2009/11/23 23:45:17  2576楼   举报

引用(涅槃重生518 @ 2009-11-23, 10:59 PM) *
引用(snakepp @ 2009-11-23, 01:13 AM) *
引用(涅槃重生518 @ 2009-11-21, 06:31 AM) *
引用(赤佬模子 @ 2009-05-05, 12:43 AM) *
部分楼层已被隐藏,点击展开全部


很赞同你的话。
" 巴子“是个广义词,大概的意思是指:没有品味的人,”巴“是形容不和谐或是没有品味,并不是单一的骂人话,有时在比较熟的人中也用来互相揶揄。老婆有时叫老公:猪头;父母叫自己很顽皮的孩子:你个小坏蛋。土包子只是巴子所指的意思中的一种。比如:品酒师用各种玻璃杯品酒,我用一次性塑料杯品酒。别人就会笑着说:侬老巴额。”腔调“是指气质的意思,它是上海话中新的俚语,近几年才开始流行,非正式用语但比较时尚。本地语言所表达的意思和当地的文化密不可分,这也是语言的魅力。”女人的头发“和“青丝”都是指同一种东西,两者的韵味截然不同,后者具有诗意。你和老外讲“青丝”,他很纳闷:丝通常指蚕丝,难道中国的蚕宝宝吐的丝是青色的吗?
任何语言经过翻译都会丢失很多信息,要不为什么要看原版片呢?
周立波的表演除了幽默,更多的是丰富的想象力和智慧。他精确的捕捉到了事物中的特点,以上海方言中特有的词汇去形容这些特点。当这些地方词汇和他要表达的事物特点很贴切的时候观众便产生了会心的笑。这种笑并非由单纯的模仿产生,更多的是基于对当地语言和文化的理解。而周立波能够将事物的特点和方言相关联,这便是用智慧去产生幽默。
我是上海人,但我从不认为上海人是优秀的代名词,能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地方生存下来人都是优秀的人。我想,将来的上海竞争会更加激烈,会说上海话的人并不一定就是“上海人”。当一个会说上海话的人但其收入承受不了高房租,高物价,娶不起媳妇,不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担心自己的养老,看不起病,这样的人必然会被这个城市所淘汰,会不会说上海话又有什么意义和高傲呢?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记住:我们都是中国人。The money talks(洋人的谚语),到哪里都是一样的。

u sure u r not the socalled"neo shanghainese"?if u r,your logic was natural

哪能意思啦侬?!翻毛枪啊!:)
我祖籍不是上海,父母和我都出生在上海并且在上海长大。上海是个移民城市,真正称得上上海人的是现在的青浦,松江人。“阿拉”一词原本是宁波话,“夯么郎当”原本是广东话,“斯闷汀”原本是英语。上海话中很多词是外来词,并非本地的。在这个充斥着上百种语言的城市中上海人的比例越来越少,所以有了“新上海人”这个定义。我想,用地域去区分“上海人”这个概念是狭隘的,只要有上海户口就是上海人。近10年来的城市改造让这个城市中的所有人都接受经济的洗牌。当经济分层和社会分层吻合的时候就会产生新阶级,这就是“新上海人”。他们也分3,6,9等,其中包括了老外。无论他们是在这个城市中的那个阶层,不可否认的是:他们为这个城市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在消耗和掌控着这个城市的资源。他们正在取代和挤压上海人,我感到了危机,所有的上海人都感到了危机,我们要重新认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一个周立波的片子竟然会有这么多人发帖,回帖。使我更惊讶的是这么多的上海人,我的兄弟们竟然会被如此轻易的激怒,我感到羞愧。周立波不仅头势清桑,鲁子清桑,桑窝也清桑。阿拉忙吉特周立波刚额哎屋:腔调,这是上海人最明显的特征。高宁噶哇啦哇啦是下只角组额事体,霞气坍台,无么腔调。
宁家可以讲上海人哪能哪能,阿拉内伊组勿特就自己闷特。经济决定人的大多数行为,上海人是有些沙文主义,为什么这么多的人要来呢(包括发达国家的老外)?他们是帮助我们建设河蟹而来?因为上海是经济发达城市,伊拉事赚铜钿来额。
总结:上海宁要用丛林法则--弱肉强食从经济上内伊拉组特,要随时随地保持上海人的腔调。




引用
我想,用地域去区分“上海人”这个概念是狭隘的,只要有上海户口就是上海人。

作孽啊。。。!我懒得啰嗦,有空翻翻前面几页,一句话“素质决定一切,“富人不等于贵族”在上海的许多WDR就算再有钱也只能算是暴发户,他们思想和意识并没有像财富那样成比例的提高,类似那些温州炒访团,煤矿老板等等,你觉得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会认同他们?你觉得2000年以前大量WDR涌入上海前,上海的风气和上海人的价值观是现在这样的?!who do u think u r kidding?
引用
无论他们是在这个城市中的那个阶层,不可否认的是:他们为这个城市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在消耗和掌控着这个城市的资源。他们正在取代和挤压上海人,我感到了危机,所有的上海人都感到了危机,我们要重新认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你敢到了危机,但他们是怎么取代上海人的同时又挤压上海人的原理你到底想过没有?需要我解释吗?问题在我们上海人自己身上?


[+1] [-1] [回复]

回到最上

该资源评论已被关闭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