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類用於純文字模式下的中文輸入系統,由於需要將原本的文字顯示轉為圖形顯示,
如此才能畫中文字。然而轉換成圖形顯示的方式可能依系統的不同而有不同,例如同
樣在 x86 系統下執行的 GNU/Linux 與 FreeBSD 系統,它們在處理終端機程式的方式
不盡相同,而且對硬體顯示卡的控制方式也有差異,這使得分別針對這些系統所設計
的中文終端機程式不容易移植到其他系統上去,甚至同樣在 GNU/Linux 平台上,為
x86 系統所設計的也無法在其他硬體平台上編譯後執行。這一點與以下將介紹的 X
Window 環境下的中文輸入法程式有很大的不同。儘管如此,這些不同的中文輸入系統
仍在原始碼的層次上互相截長補短,彼此吸收對方的優點。例如最近才出現的 jmcce,
它就是改進自 bcs16、cce、與 jmce 等中文輸入系統,而這也正是自由軟體世界中分
享、互惠精神的一個很好的範例。
(II) X Window 下的中文輸入:
A. XIM 協定:
由於近來電腦硬體的進步,使得執行 X Window 系統漸漸可以達到令人滿意的效能,
同時在一般情況下使用圖形操作介面往往比純文字的操作介面方便,故有越來越多的
使用者轉向使用 X Window 的環境,使用 X Window 下的中文終端機程式與中文輸入
法。因此在相對上,純文字模式的中文輸入法使用者較少了,而 X Window 下的輸入
法發展則日漸蓬勃起來。
在 X Window 的圖形介面底下,由於各程式間的交互作用是以「視窗」為單位,它們
可以藉由標準的 X 協定達到彼此間的溝通,故我們自然而然地可以將中文終端機程
式與輸入法本身分開發展,而不再需要像純文字模式下將二者綁在一起 (然而在早期
的確有將二者綁在一起的解決方案,如 cxterm,它是直接自 X Window 的標準終端
機程式 xterm 修改而來),如此在一個圖形桌面上只需執行一個中文輸入法,就可以
對許多中文終端機程式提供中文輸入的服務,不但節省系統資源,同時模組化的開發
模式也讓後續維護工作容易得多。
然而,在 X Window 下的輸入法所面臨的問題卻比純文字下要複雜許多。由於考慮到
程式國際化等方面的問題,故 X Window 定義了一組標準的輸入法協定,稱之為 XIM
(X Input Method) 協定。此協定是架構在程式國際化 (I18N) 與系統區域化資料庫
(locale) 之上的,故只要遵守此協定,則應用程式就可以在不需修改程式碼的原則
下,接受來自各種語系輸入法程式的文字輸入。
a. zh_hex: 內碼輸入模組。
b. gen_inp: 一般性輸入法模組,以查表方式進行組字,適用於字根類型的輸入法。
c. bimsphone: 自動猜字注音輸入法。它以 libtabe 做為猜字引擎,經由字詞的分
析辭庫查詢完成自動猜字動作。
除此之外,由其他計畫所發展的 XCIN 輸入法模組計有:
a. 酷音中音輸入法 (http://chewing.oio.cx/):
它是由中研際資訊所徐讚昇博士指導、龔律全與陳康本所設計的輸入法模組。
它也是一個自動猜字的注音輸入法,擁有比 bimsphone 更方便的功能,使用
上與 Microsoft 平台上常見的自然輸入法很接近。
3. 支援多種輸入法。除了上述的內碼輸入與自動猜字注音輸入法以外,還支援了:
a. 倉頡輸入法 (BIG5, BIG5HKSCS, GB2312)
b. 行列 30 輸入法 (BIG5)
c. 拼音輸入法 (BIG5, GB2312)
d. 簡易輸入法 (BIG5)
e. 一般注音輸入法 (BIG5, GB2312)
f. 雙拼輸入法 (GB2312)
g. 五筆輸入法 (GB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