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第3课时:DOS的基本概念,如文件、文件夹、驱动器等 [打印本页]

作者: ko20010214     时间: 2003-4-3 00:00    标题: 第3课时:DOS的基本概念,如文件、文件夹、驱动器等

第3课时:DOS的基本概念,如文件、文件夹、驱动器等。

其实在第一课里我们已经接触到了一些基本概念。而且DOS里最基本,最关键的硬盘我们也有一定的了解。
现在我们还是来重点讲一下驱动器(主要是讲硬盘)。
驱动器(Drive,Drivers):我个人感觉这是一种windows下的提法,按我们DOS下的叫法应该叫磁盘(Disk)比较好。注意,这里讲的驱动器和“驱动”不是一个概念。而且,讲“驱动器”有点混淆的味道。严格来说,磁盘驱动器是用来汇报磁盘的信息给CPU并把CPU给磁盘的操作命令解释执行的一个中间部件,而不是磁盘本身。实际上应该叫“IDE ATA/ATPI controllers”。而叫做“disk drives”的,实际上是DISK,而不是它的drives.呵呵 。。。
不管了,我们这里讲的就是磁盘!
磁盘又包括软盘和硬盘。光盘的介质不是磁性物质,所以不能算到磁盘类里。
软盘(Floopy disk),又分为5寸盘和3寸盘。5寸盘现在很少见了,古董级的东东。要用专用的5寸盘驱动器来读写。3寸盘现在还有,大部分电脑上(尤其是旧电脑)都有3寸盘驱动器,我们叫软驱的那东东,就是专门来读写3寸盘的。而且,在DOS世界里,软盘可是功不可没的功臣哦。以前互联网还没流行的时候,传递文件可基本都是由软盘来实现的。不过,随着U盘(flash闪盘,一般都是USB接口的,又叫U盘)的流行,软盘就要趋于消亡了。。。3寸盘的的容量一般为 1.44M,软盘只能存储一些小的文件。在DOS时代,文件都不大,几K到几百K,所以呢,软盘就可以大显身手。现在一首MP3的大小一般是4M左右,也就是说,一张软盘连一首MP3都放不下,软盘退居二线也就不足为奇了。现在软盘一般的用途有:1。作为启动盘,在系统有故障不能启动时从软盘启动,来加载一个最简单的操作系统(一般是最小模式的DOS)和一些工具软件来解决电脑的故障。2。作为杀毒盘,在系统感染了病毒后启动一个干净的内存环境并加载 DOS下的杀毒软件进行杀毒。3。作为密钥盘,一些软件被设计成要验证用户有没有特定的密钥盘来判断是否是合法用户。4。作为备份盘,一些文本文件或其它的较小的文件可以保存在软盘中作为备份。一张软盘可以存储70万个汉字,放几本文本格式的小说是不成问题的。5。作为不同电脑之间的传递文件的工具。一般很少用了。

硬盘,就是我们上次说的那个“文件柜”,今天让我们来看看柜子的结构吧。
我们上次说了,硬盘在经过低格,分区,高格,并传递系统后使其能启动了。
而经过分区后,一块硬盘就变成了有几个逻辑盘的一个大“文件柜”了。而这些逻辑盘呢,通常我们把它们叫做C盘(第一个分区,主分区),D盘(第二个分区),E盘。。。依次下去,可以一直到Z盘。但我们一般不会那么变态的了,非要把24个字母用完吗?(因为软驱占了两个字母A和B,分给硬盘的最多就只剩 24个字母了)。常常分为2个分区到6个分区左右。

而做为第一个分区的又是主分区的C盘,在它的第一个扇区(sector at cylinder 0, head 0, sector 1 )存放的是主引导记录(Master Boot Record (MBR))。当从硬盘启动时,INT 19 试着读取MBR,如果发现MBR,则把它读入到内存地址 0000:7c00且INT 19 跳到内存地址0000:7c00. 在这MBR中的一个这小程序会试着找到一个可启动的(bootable)分区,如果发现可启动分区,那启动扇区将会被读取到内存地址0000:7C00且这MBR 程序(现在是MBR程序了,刚才是int 19)跳到内存地址0000:7C00. 这样就可以开始启动了。不同的操作系统会有不同的启动扇区。
在(0柱面1磁头1扇区)这个地方呢,是启动扇区。
然后呢,在某个地方,有文件分配表(FAT1 和FAT2),我也不知道在哪啦。
但是文件分配表的作用我还是知道的。这个东东就相当于一份索引,或者说是一份目录(这里讲的目录是指我们一般说的象杂志啊,书籍前面的那个目录。不是电脑里按window的叫法叫“文件夹”的那个目录)。它指出这个盘里有哪些文件和文件夹,这些文件和文件夹分别在这个盘的什么地方。这是不是有点象杂志里的索引?它指出这本杂志有哪些文章,这些文章在这本杂志的哪些页面里。

其它盘的结构也基本一样,只不过没有MBR而已。

文件:文件相当于细胞。任何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任何软件也都是由文件构成的。不管它是系统软件还是应用软件,它都是由一个或多个文件组成的。硬盘是用来存文件的。它里面(数据区)存储的全是文件。文件有很多类型。但一般为分为可执行文件和不可执行文件。

在DOS下,文件的命名遵守8.3规则。即:最长8位的文件名,由小数点分隔后再跟上最长3位的后缀名,如:READ.ME、SETUP.EXE,一般情况下文件名不允许使用汉字(注:其实用汉字也可以,只不过在没有汉字系统的支持的情况下不方便查看管理汉字文件名,系统会显示为乱码),只能由字母、数字和一些符号组成。如READ.ME用中文理解就是“读我”,即提示用户在使用软件前先看看这个文件的内容,以获取更多的提示信息。而更重要的是,DOS下规定用后缀名来区分各种不同的文件。

  在DOS下最容易遇到的首先是可执行文件,后缀名有两类:*.exe、*.com(此处的*表示文件名任意),它们是由汇编语言或其它高级语言编出的程序经过编译后直接在DOS下运行的文件。有时由于软件功能多、内存偏小,不能一次性全部调入内存还可能有同文件名的ovl文件,如ws.exe、 ws.ovl。另外还有一种文件可以直接运行,*.bat,即批处理文件,其中有许多命令或可执行文件名,主要用于提高工作效率,其中最有用的是 Autoexec.bat,这个文件在开机时会被自动执行(自动执行在英文中就是Automatically execute)。而另外一种可以加载但不能直接运行的文件即是系统扩展管理文件*.sys(sys即系统system),它主要提供某些非标准设备如鼠标、扩充内存等的驱动程序,如mouse.sys、himem.sys。为了统一管理还专门规定了一个config.sys的文本文件来一次性地在开机时自动调入这些必需的设备驱动程序,这些文件一旦被误删或换名或被病毒侵袭则将直接导致系统工作不正常。

    其它的文件都是不可执行的文件。(光指DOS下的,window的可执行文件的类型更多)
    常见的不可执行文件有:文本文件,数据文件,图像文件,声音文件等(其实后两类也是在window以后才见得多些。)
  DOS下字处理产生的文件原本是可以不用后缀的,但人们常用*.txt表示(txt即文本text)。被所有的平台和所有应用程序支持。而为了管理方便,人们也可以用自己的名字做后缀来表示是自己建的文本文件,如我输入的很多文章即为*.mcj,为了便于用户在意外删掉原文件的情况下能尽快恢复原文件,许多字处理系统都提供了一种自动备份的功能,如我第二次编辑JIHUA.MCJ时(JIHUA:计划的汉语拼音),系统会先拷贝一份原文件为 JIHUA.BAK。使用具有特殊格式功能的字处理软件,如求伯君先生早年推出的WPS,就会规定其后缀为.wps,用以标识是用WPS生成的文本文件。当使用字处理软件编辑高级语言程序时,后缀通常为相应语言的前三个字母(如:*.BAS即BASIC语言源程序,*.PAS为PASCAL语言程序, *.FOR为Fortran语言程序,*.C即为C语言,*.ASM即为汇编语言程序)。
    数据文件一般后缀名为DAT。常常是由一些程序生成的或被一些程序调用的。

文件夹:这是一种window的叫法。按我们DOS下的叫法应该叫目录(Directory)。但按window下的更容易懂。呵呵。。。很简单啦。文件夹当然也是用来放文件的东东。为什么要有文件夹?方便管理嘛。就这样说算了。什么叫根目录(root-directory)?第一级目录就叫根目录。根目录没有目录名,盘符后直接接一个斜杠线就表示根目录。比如C:\表示C盘的根目录。什么叫子目录(sub-Directory)?就是在目录里面又建的目录叫子目录。就象硬盘里可以不但可以存放文件还可以“存放”目录一样,目录里面也可以存放文件和“存放”目录。这种存放在目录里面的目录就叫子目录,而上一级目录 (用来存放这一级目录的目录)叫做父目录。其实这个只要你在DOS的界面下敲入“DIR”这条命令就很好理解。

如图所示,后面带有<dir>的是目录,没有的则是文件,这些目录里都分门别类地存放着许多不同用途的文件。你看,第一排是DOS目录,它里面有许多DOS命令文件和一些辅助信息文件。第二排是WINDOWS目录,它里面包含着许多有关WINDOWS程序的文件。
  在DOS中,文件名的规则是8.3形式,即一个文件名由文件基本名和文件扩展名组 成,中间用点“.”隔开,文件基本名由不超过8个英文字母或数字组成,文件扩展名由不超过三个英文字母或数字组成,文件基本名必须有,扩展名可以没有。
  看上图,第一列的就是“文件基本名”,第二列的是“文件扩展名”。注意:在用dir命令显示文件列表时,文件基本名和扩展名之间并无“.”分隔符,但你在输入完整的文件名时必须输入它。
  第三列显示的是文件的大小,表示它占用了多少存储空间,也就是文件包含信息的多少,包含的信息越多,文件就越大;
  第四列表示的是文件建立的日期或者是最后被改动的日期,每个文件都有对应的生成时间,就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一样,文件的生成时间就是文件形成的时候。时间采用通常的表示方法,由年、月、日组成。
  最后一列表示文件生成的具体时间,最后的一个字母a表示上午、p表示下午。
  我们再来看看倒数一二行,这些是什么意思呢。“ 10 file(s) ”是要告诉你这个目录内有 “ 10 ”个文件,这些文件加起来一共有“ 64,692 bytes”大,在这种计算中,每个子目录也算是一个文件,但它的大小算零。最后一行的是告诉你当前你的工作磁盘上还剩下“ 215,735,513 bytes”大小可用的磁盘空间。
  如果我们要看看DOS目录里的文件,那么我们可以敲dir dos回车,也就是查看DOS目录的意思,如果敲dir windows回车就是查看windows目录下的文件的意思。 大家可以试着练习练习dir命令,观察文件夹下面的东西。
就到这里吧。休息,休息一会儿。
作者: ko20010214     时间: 2003-4-3 00:00
这里附一些资料:

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以及方便用户利用计算机系统资源的一组程序。这组程序是系统软件。计算机系统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及其它外部设备)和软件资源(程序、文件或数据等)。世就是说,计算机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构成了计算机系统。操作系统就是管理这些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一组程序。

    主分区表位于硬盘主引导扇区(0柱面0磁头1扇区)的后部。从1BE字
节开始,共占用64个字节,包含四个分区表项。每个分区表项的长度为
16个字节,它包含一个分区的引导标志、系统标志、起始和结尾的柱面
号、 扇区号、 磁头号以及本分区前面的扇区数和本分区所占用的扇区
数。其中"引导标志"表明此分区是否可引导,即是否活动分区。当引导
标志为"80"时,此分区为活动分区(系统名称为红色);"系统标志"决
定了该分区的类型,如"06"为DOS FAT16分区,"0b"为DOS FAT32分区,
"83"为Linux分区等; 起始和结尾的柱面号、扇区号、磁头号指明了该
分区的起始和终止位置。
    分区表项的16个字节分配如下:
    第1字节: 引导标志
    第2字节: 起始磁头
    第3字节: 低6位为起始扇区, 高2位与第4字节为起始柱面
    第4字节: 起始柱面的低8位
    第5字节: 系统标志
    第6字节: 终止磁头
    第7字节: 低6位为终止扇区, 高2位与第8字节为终止柱面
    第8字节: 终止柱面的低8位
    第9-12字节: 该分区前的扇区数目
    第13-16字节: 该分区占用的扇区数目
    扩展分区作为一个主分区占用了主分区表的一个表项。在扩展分区
起始位置所指示的扇区(即该分区的第一个扇区)中,包含有第一个逻辑
分区表,同样从1BEH字节开始,每个分区表项占用16个字节。逻辑分区
表一般包含两个分区表项,一个指向某逻辑分区,另一个则指向下一个
扩展分区。下一个扩展分区的首扇区又包含了一个逻辑分区表,这样以
此类推,扩展分区中就可以包含多个逻辑分区。为方便说明,我们把这
一系列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分别编号,主扩展分区为 1号扩展分区,第
一个逻辑分区表所包含的两个分区分别标为 1号逻辑分区和 2号扩展分
区,依次类推

硬盘驱动器是计算机中一个重要部件,是微机系统中保存信息资源的重要外部设备。在选择硬盘时,我们常常是左思右想,有时还会 被宣传广告上的各种名目繁多的硬盘参数所困扰。这里我想将常用的硬盘参数及其对硬盘性能的影响、硬盘的大概结构和硬盘的日常 管理、维护、保养一般方法向大家做一个比较详细的介绍。


一、硬盘的基本知识

1.硬盘的组成
 目前微机系统中使用的硬盘大多为温盘(Winchester),由头盘组件(HDA,Head Disk Assembly)与印刷电路板组件(PCBA,Print Circuit Board Assembly)组成。温盘是一种可移动头固定盘片的磁盘存储器,磁头定位的驱动方式主要有步进电机驱动(已淘汰)和音 圈电机驱动两种。

2.常见接口类型
(1)IDE接口
 IDE(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是一种广泛应用于ISA(EISA)总线微机系统的硬盘接口。IDE接口使用一根40芯或80芯的扁平 电缆连接硬盘(最多2个)与主板。连接方式有:①多功能卡上的IDE Connector(基本已淘汰)②主板上的IDE Connector。IDE接口硬 盘的优点在于价格便宜和易于安装。1996年底,昆腾和英特尔公司宣布共同开发了Ultra DMA/33的新型EIDE接口(其数据传输率 为33MB/s)。Ultra DMA把时钟脉冲的上升和下降沿均用作选通信号,即每半个时钟周期传输一次数据,这就使得最大外部传输速率从 16.6MB/s倍增至33.3MB/s。另外,Ultra DMA采用总线控制方式,在硬盘上有直接内存通道控制器,可大大降低硬盘在读写时对CPU的 占用率,可将对CPU的占用率从92%降至52%,这也是Ultra DMA的一个重要作用。当然,要实现Ultra DMA功能,还需要支持Ultra DMA规格的主板和相应的驱动程序。
(2)SCSI接口
 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接口使用一根50芯的扁平电缆,可支持多种外部设备。选用SCSI接口必须配置SCSI适配器及 相应驱动程序。SCSI接口硬盘速度很快,但价格较高,且安装不便,比较适用于高档计算机和高档服务器,它能大大提高同一种设备 间的互换能力,更有利于即插即用功能的实现,并可实现多设备连接或将多个驱动器连到一台工作站上。但由于硬盘技术的成熟, EIDE(增强IDE)接口的硬盘在容量和速度上已与SCSI接口硬盘相差无几。

3.硬盘参数
(1)容量
硬盘常以兆字节(MB,一百万字节)和千兆字节(GB,十亿字节)为单位,市场上常见的硬盘容量多为4.3GB~30.1GB。作为个人计算机最 大的数据储存器,硬盘容量自然是越大越好。而在容量上所受的限制,一方面来自厂家制作更大硬盘的能力,另一方面则来自计算机 用户自身的实际工作需要和经济承受能力。硬盘的选择应做到容量够用,有一定盈余。但现在4.3GB以下的硬盘基本已经被淘汰,因此 ,目前至少应选10GB以上的硬盘。当前的主流硬盘为20.1GB,以后会逐步向30.1GB过渡。
(2)数据传输率
 硬盘的运行速度是购买者最关心的。硬盘的数据传输率是衡量硬盘速度的一个重要参数。它是指计算机从硬盘中准确找到相应数据并 传输到内存的速率,以每秒可传输多少兆字节来衡量(MB/s),常见的为10~40MB/s。数据传输率通常会受到总线速度、硬盘接口等因 素的影响,对它影响最大的是硬盘磁头的读写速度。如追求更快的速度或考虑到以后的升级需要,则应选择支持Ultra DMA接口的硬盘 。特别是大型文件使用较频繁的用户,更要注意选择高数据传输率硬盘。由于市场上这普通接口和Ultra接口硬盘的价格相差很小,所 以,建议尽量购买支持Ultra DMA100的新型硬盘,即使你目前的主板不支持Ultra DMA(Inter 430HX、VX及其更低档次的主板),经测 试,这种硬盘的速度依然略高于普通硬盘。一旦以后将主板升级至TX甚至更高水平,该硬盘就可大显身手了。
(3)平均寻道时间
 平均寻道时间是指计算机在发出一个寻址命令,到相应目标数据被找到所需时间,我们常以它来描述硬盘读取数据的能力。平均寻道 时间越小,硬盘的运行速率相应也就越快。一般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在7.5~14ms。IDE接口的硬盘应在9.7~12ms,请在购买时务必看 清.
(4)硬盘高速缓存
 与计算机的其他部件相似,硬盘也通过将数据暂存在一个比其磁盘速度快得多的缓冲区来提高速度,这个缓冲区就是硬盘的高速缓存 (CACHE)。硬盘上的高速缓存可大幅度提高硬盘存取速度,这是由于目前硬盘上的所有读写动作几乎都是机械式的,真正完成一个读取 动作大约需要10ms以上,而在高速缓存中的读取动作是电子式的,同样完成一个读取动作只需要大约50ns。由此可见,高速缓存对大 幅度提高硬盘的速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从理论上讲,高速缓存当然是越大越好,但鉴于成本较高,一般为256KB~2MB。因此您在选 购是最好选择带有2MB缓存的硬盘。
(5)硬盘主轴转速
 较高的转速可缩短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和实际读写时间,从而提高硬盘的运行速度。一般硬盘的主轴转速为3600RPM~7200RPM(转/每 分钟)。对IDE接口的硬盘,其转速至少应选5400RPM的。7200RPM的硬盘虽然价格稍高,但可以说是物有所值,千万不要为了几十块钱 而因小失大。
(6)单碟容量
 硬盘中的存储碟片一般有1~4片。每张碟片的磁储存密度越高,则其达到相同容量所用的碟片就越少,其系统可靠性也就越好。同时 ,高密度碟片可使硬盘在读取相同数据量时,磁头的寻道动作和移动距离减少,从而使平均寻道时间减少,加快硬盘速度。
(7)柱面数(Cylinders)
 柱面是指硬盘多个盘片上相同磁道的组合。
(8)磁头数(Heads)
 硬盘的磁头数与盘面数相同。
(9)登陆区(Lzone:landing Zone)
 登陆区是指数据区外最靠近主轴的盘片区域。硬盘的盘片不转或转速较低时磁头与表面是接触的。当转速达到额定值时,磁头以一定 的"飞行"高度浮于盘片表面上。登陆区的线速度较低,盘片启动与停转时磁头与盘片之间的磨擦不很剧烈,加之该区内不记录用户 数据,即使盘片表面被擦伤了,也不影响正常使用。故被选作磁头的登陆区。
(10)扇区数(Sectors)
 硬盘上的一个物理记录块要用三个参数来定位:柱面号、扇区号、磁头号。硬盘容量=柱面数×磁头数×扇区数×512字节。

4.耐用性

 耐用性耐用性通常是用平均无故障时间、元件设计使用周期和保用期来衡量。一般硬盘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大都在20~50万小时,元件 设计使用周期应在2~5年,其保用期一般为1~4年。


二、硬盘的管理与维护

 硬盘是微机系统中保存信息资源的重要外部设备。然而一些用户常因缺少硬盘的基本知识和使用经验而无法正确管理、维护硬盘,甚 至对硬盘进行一些错误操作或不必要的操作(如经常对硬盘进行低级格式化或强行关机),以至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数据的安全性及 硬盘的使用寿命。因此对硬盘正确进行管理与维护便显得很重要了。

1. 保持电脑工作环境清洁

 硬盘是一密封体,仅以带有超精过滤纸的呼吸孔与外界相通,因此它可以在普通无净化装置的室内环境中使用。但若环境中灰尘过多 ,会被吸附到PCBA的表面、主轴电机的内部以及堵塞呼吸过滤器。硬盘的制造过程是在绝对无尘的环境下进行,哪怕是一粒小小的灰 尘都可能使整块硬盘报废,虽然硬盘有坚硬的外科保护,但请您还是不要在电脑旁吸烟,保持电脑工作环境清洁的清洁。

2.硬盘拆装时要注意防止静电

 用户要保证连接好硬盘的接地插片,切勿带电插拔。在拆装过程中不可在有静电的工作台上进行,亦不要用手接触PCBA的焊点。

3.减少震动与冲击

 如今的硬盘转速已今非昔比了,微机工作或刚关机时,严禁搬运机器,以免磁头与盘片产生撞击而擦伤盘片表面的磁层,从而导致硬 盘的物理损害 (这种损伤往往是致命的)。

4.养成正确关机的习惯

 如今的操作平台已是windows的天下了,请您一定要养成点击开始菜单正确关机的习惯。千万不要随手按电源关机,这样会使磁头不能 正确复位而造成硬盘的划伤。

5.保持合理的使用温度(1-40℃)

6.养成经常整理硬盘的习惯

 硬盘长期使用后会产生大量文件碎片,过多的碎片会导致应用程序启动和执行变慢等不良 后果,因此应养成经常整理硬盘的习惯。

7.时常备份重要信息

 对硬盘中重要文件,特别是应用软件的数扰文件要按一定的策略进行备份工作,以免因硬件故障、软件功能不完善、误操作或病毒破 坏等造成的损失。常用工具有NOTRON的GOAST和微软的MS-BACKUP等等。

8. 建立RESCUE DISK

 使用Norton Utilities工具软件将硬盘分区表、引导记录以及CMOS信息保存到软盘上,以防万一。

9.及时删除不再使用的文件、临时文件等。

 电脑长期使用后,应用程序会在硬盘上建立许多临时文件(c:\windows\temp中的),应及时予以删除。

10.注意预防病毒和特洛依木马程序

 在如今这个谈"毒"色变的时代,拥有两套不同的杀毒软件就显得很重要了。建议平时不要随便运行来历不明的应用程序,运行前一 定要先查病毒和木马。


三、硬盘购买的一些误区

 如果有人问你,带有512k板上缓存的Ultra DMA硬盘哪一款比较快:是14GB、7200rpm、具有9.5ms平均寻道时间的IBM Deskstar 14GXP 驱动器,还是17GB、5,400rpm、具有9.0ms平均寻道时间的Maxtor DiamondMax 4320驱动器,你可能会告诉我是IBM的硬盘。那么你就 错了。实际上,5,400rpm的Maxtor驱动器在Winstone和Disk WinMark基准测试中所表现出来的性能与7,200rpm的IBM驱动器基本相当。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除了转速与寻道时间以外,还有一些其它影响硬盘性能的因素:驱动器的结构、数据密度、电子元器件的运行 速度,以及驱动器的控制器和固件中的创新技术,都对硬盘性能有显著的影响作用。IBM的驱动器采用了5个碟片和10个读写头,而 Maxtor的驱动器采用了4个碟片和8个磁头。IBM和Maxtor硬盘驱动器介质表面的最大读写数据传输速率都是大约22MBps,因此在进行大 量的持续数据传送时它们的性能基本相当。由于Maxtor硬盘的转速低于IBM硬盘,而且具有较少的碟片数,但是它具有更大的数据容量 ,因此它的每个磁道存储的数据较多,也就是说它具有更大的磁道密度。由此可见,尽管两款硬盘每英寸的磁道数量大约都是13,000 道,不过Maxtor硬盘从内道到外道的不同记录区域中每个磁道拥有230到384个扇区不等,而IBM硬盘每个磁道的扇区数则是165到265。 因此Maxtor硬盘的每个磁道容纳了更多的数据,这意味着与IBM相比它的每一次磁盘操作可以读或写更多的数据。另外,Maxtor硬盘的 道与道之间寻道时间为0.9ms,而IBM硬盘则为2.2ms-差异甚大。由此我们不难发现,片面追求硬盘转速是不可取的。
作者: tanglu_sd     时间: 2003-4-3 00:00
老师,第二课时在哪??
作者: ko20010214     时间: 2003-4-3 00:00
第二课不归我写。
作者: Wengier     时间: 2003-4-4 00:00
ko呀,能不能简单点呢,一开始就介绍MBR和磁盘扇区,菜鸟们肯定看得头都大了.另外,长文件名也应介绍一下,因为有了DOSLFN或ROM-DOS,长文件名在DOS下使用都不是什么问题的.
作者: 翼     时间: 2003-4-8 00:00
眼花花.....................
有更简单点的吗?这台阶有点高啊~~
作者: Wengier     时间: 2003-4-9 00:00
好像真的太难了点.要是我刚学DOS的话,看到这些肯定学DOS的兴趣全无.
作者: ko20010214     时间: 2003-4-11 00:00
有些东西真的不知道如何简单地说出来。
象我们单位发的一本计算机考试辅导上讲:
什么是桌面?(desktop)
就是开机进入win98后屏幕上发光的部分。(原文不记得了,大概意思就是这样。真叫我哭笑不得。)
还有一位网友贴的一个笑话:
什么叫子目录?
就是根目录下的子目录。(也就是大概意思就是这样,这叫解释吗?)



我就用这种方法来重新写一下第3课的内容吧:-)

驱动器:
就是你在开机进入DOS后(出现了DOS提示符后)你看到的有光标闪动的那一行的第一个字母。
如果是C,说明就是在C驱动器(C盘),如果 是A ,说明就是在A驱动器(A盘,软盘),如果是D,则说明就是在D驱动器(D盘)。如此类推。但要注意,如果是A或是B,则说明驱动器为软盘,C以后的是硬盘。要在不同的驱动器(盘)中切换,(或说切换到不同的驱动器(盘)),直接打该驱动器(盘)的名字(也就是那个字母了,比如要到C盘就打C,D盘就打D)再加一个冒号(:)就可以了。举个例子 要切换到E盘去,在Dos提示符下敲入E: ,再按一下回车键。
文件:
就是你在DOS提示符下敲入“DIR”这个命令后看到的文件列表。
其中,后面没有的就是文件。
后面跟着COM或者是EXE的就是可执行文件。
后面跟着BAT的就是批处理文件。
后面没跟什么的就是普通的文件。
目录:
就是你在DOS提示符下敲入“DIR”这个命令后看到的文件列表。
其中,后面跟着有的就是目录。
子目录:
就是你进了一个目录后(用cd 命令可以进入一个目录。)再用dir命令看到的文件列表中的后面跟着有的就是子目录。
换句 话说,说是在目录里面的目录叫子目录。

如果觉得这样更通俗易懂的话,就为这个鼓掌吧。呵呵。。。(苦笑中。。。)
作者: nre     时间: 2003-4-30 00:00
想学的还是先找几本书去吧,这么学够呛。 我学DOS的时候连计算机都没买呢。生看。。
作者: DUODUO     时间: 2003-9-3 00:00
还是这个听的懂些,谢谢
作者: LanE     时间: 2003-9-3 00:00


  Quote:
以下是引用nre在2003-4-30 23:46:54的发言:
想学的还是先找几本书去吧,这么学够呛。&nbsp;我学DOS的时候连计算机都没买呢。生看。。

我也是啊,自己在那猜想,情况是不是这个样子的呢??然后在学校上机课的时候自己在那偷偷的实验,还是自己有电脑爽啊
作者: 学习之行者     时间: 2003-9-3 00:00
人家开始学肯定要简单一点了吧。要不人家学的兴趣都 没有啊?一看就头发晕,那还学得下去呢?
请勿见怪,
小弟是新手上路的。
作者: zzhapy     时间: 2006-10-20 05:25
这简洁的和复杂的都看得我今天想学DOS的兴趣都没有了````
呵呵//
不是我打击或者怎么你
是我太苯了````
作者: benpy     时间: 2006-10-20 06:15
我只能慢慢的学```````````
作者: xmcyf     时间: 2006-10-20 07:39
小第我刚开始学。。。看到这就晕了。。就看懂那么一点点。。。。
  我是这样理解的,  目录就是老爸,子目录就是他的儿子,也是就是他的里面哈!!!
    不知道这样理解对不对啊~!!
作者: wangjiahe159     时间: 2006-10-20 23:27    标题: 太难拉

我是 学习计算机修理的  但只是什么做个系统啊  
简单维护 什么的 
一些深入的东西都不懂 
我感觉你的东西很有用
但是 就是很难理解头痛啊   能简单些么?
作者: CXJ1959     时间: 2006-10-21 00:34
谢谢老大了。又学到一些了。
作者: CXJ1959     时间: 2006-10-21 06:02
这个都读完了,真的不好懂的说,慢慢来吧
作者: netrabbit     时间: 2006-10-25 11:13
是哦 Dos 是绝对的好东西 问题是很多人一看就怕 因为就那黑屏白字滴
作者: a63099548     时间: 2007-7-6 10:31    标题: ...

理论性的知识太强了,我都没读过计算机专业,学起来是有点难!
作者: luofengoo     时间: 2007-9-6 14:49
我就喜欢看让我头大的东东!
作者: zjdyg     时间: 2007-10-25 14:11
辛苦了,为了像我一样的新手能学好dos,请继续授课。(鞠躬)
作者: TUMAO     时间: 2007-11-3 12:37
简单一点
作者: delcat     时间: 2007-12-25 13:14
现在来看不会很难。呵呵还好能看懂那么一部分。。
作者: ranon     时间: 2007-12-25 13:31
斑竹照片好可爱啊 .呵呵
作者: lzl88123     时间: 2007-12-25 18:28
好好好,不错.慢慢来吧
作者: cliffordbear     时间: 2007-12-26 21:48
咋找不到第二课时呢?
作者: allen733124     时间: 2008-2-18 18:06
看了楼主的文章,才知道中国文字的魅力啊.(绝非马匹)
作者: huayu168     时间: 2008-2-21 00:30
好是好
  但是我不知道你这个是什么时代的
   我是看不懂
   我只会一点硬件修理
    谢谢你们的资料




欢迎光临 中国DOS联盟论坛 (http://cndos.fam.cx/forum/)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