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中,虽然词典里没有 sina 这个词,但有一个表示“中国的”的前缀:“sino-”,如“中美合资”就写成 Sino-US Joint Venture,估计 sino 是 sina 的变化或者 sina 是从sino转化而来。作者: fujianabc 时间: 2006-3-29 16:11 "支那"本是古代印度对中国的称呼(几千年前的事了),与“秦”关系不大,古代“秦”发音声母是浊音[dzin]。
丝绸之路传到欧洲,"支那"的发音大概就是[t∫ina],拉丁语拼成china,现代意大利语(拼成cina)就是这个读法。英语发音经了漫长的历史演变成了[t∫ainә]。
日本本来读"支那",也因该是[t∫ina],后来成了[∫ina],现在日语罗马字拼成sina。
其实,除了中国周围的一些国家称户我国的发音源于“中国”外,世界上大部分语言用的都是源于“支那”的发音(俄语好像用的是“契丹”)。根本不必把它视为侮辱性称呼,否则我们要英美人改成我国为“the Central Nation"。
[ Last edited by fujianabc on 2006-3-29 at 16:15 ]作者: DOSforever 时间: 2006-3-29 17:37 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和日本人称呼“支那”是否为带有侮辱和歧视性的含义不得而知,但确实可以从中看出日本人认为“中国”和“支那”还是有不同含义的。我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是日本人写的,文中有这么一段话,大意是“……这就是为什么当今日本人认为同样这块土地,唐宋以前称为中国,而唐宋以后则只能称为支那了。”
关于日本人骂我们,歧视我们的声音听到过很多,一些漫骂的话不用去管它,就象我们一些人漫骂他们一样。但有些“骂”很值得我们反思。就拿前面我看到的这篇文章来说,它大致分析了一下中国的历史,认为自唐宋以后中国的文明就被异族破坏了,再也不是什么文明之邦,礼仪之邦了。(我记得不太全,可能意思没表达清除)我认为这些话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一些现象到现在也是如此,而且更严重了。比如,好象在宋以前,不管文人还是武人,不管穷人还是富人,平民百姓还是达官贵人,总之,人人都还有尚武精神。而如今呢?成了一个阴盛阳衰的社会。
有时候,听听敌人(或者说对手)的话并没有坏处。
我还想起了一篇刘亚洲的文章,说的很有道理——中国历史是一部改善从恶的历史!作者: 雨露 时间: 2006-3-29 20:37 我们平时看见日本人心里就叫"日本鬼子"作者: fujianabc 时间: 2006-3-29 20:57 也用2000年前的称呼吧,倭。作者: weihonguo 时间: 2006-4-24 00:02 日本的,我就不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