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 - 十五周年纪念版 - 哈金(epub+mobi+pdf)

2019-9-7 912

内容简介

★《等待》让我如此接近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哈金小说叙述的就是中国历史和现实的根部。——余华作序推荐  
★《等待》是一本完美无缺的小说。—— 美国“笔会/福克纳小说奖”评委  
★全球20多种文字出版,同名电影已由芦苇编剧,陈可辛筹拍十余年  
★作者因本书成为唯一同时获得两项全美文学奖最高荣誉的华人作家:“国家图书奖”+“笔会/福克纳小说奖”,被评审团誉为“在疏离的后现代时期,仍然坚持写实派路线的伟大作家之一”  
-------------------------------------------------------  
如果他一生中能够从灵魂深处爱上一个女人该有多好,哪怕只有一回,哪怕这会令他心碎欲裂,令他神志不清,让他终日像吃了迷魂药,让他整天以泪洗面,最后淹没在绝望之中!  
为那个女人,他离婚离了整整十八年,漫长的煎熬过后,等来的是身心的解脱,还是更牢固的枷锁?  
时间证明不了任何东西。实际上,你从来没有爱过她。你不过是一时的冲动罢了。  
对于爱情你究竟了解多少?你在娶她之前真正了解她吗?你真的认为她就是你愿意相伴终生的女人?你现在说实话,在你认识的所有女人当中,你最喜欢谁?  
没错,你是等待了十八年,但究竟是为了什么等?  
他感觉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个问题令他害怕,因为它暗示着他等了那么多年,等来的却是一个错误。  
——《等待》  
-------------------------------------------------------  
我翻开了这部著名的小说,打算读上一两页,了解一下哈金的叙述风格就睡觉。没想到我一口气读完了这部书。当我翻过最后一页时,已经是晨光初现……《等待》让我如此接近中国的历史和现实,近到几乎贴在一起了……我读到了太多隔靴搔痒的中国故事,可是远离中国的哈金让我读到了切肤之痛的中国故事。  
我想这就是一个作家的力量——无论他身在何处,他的写作永远从根部开始。哈金小说所叙述的就是中国历史和现实的根部。那些紧紧抓住泥土的有力的根,当它们隆出地面时,我们看到了密集的关节,这些老骥伏枥的关节讲述的就是生存的力量。  
现在铁葫芦图书即将推出哈金的三部作品,这对于国内的读者认识哈金作品的全貌是件好事。这位美国的少数民族作家,在享誉国际文坛之后,以这样的方式回来,令人欣喜。  
——余华  
翻译《等待》使我认识到世界上还有像哈金这样的作家。对他来说,作品好像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磨”出来的……他是那种“笨”作家,使的是“拙”劲,用的是水磨功。《等待》写了四年,写的时候他自己也不知道能否发表。为了寻找一个准确的动词,他可以琢磨好几天。一本十几万字的长篇小说,每页稿纸他竟能修改上百遍!……在这个人人追求一夕成名(quick fame)和立时兑现(quick money)的年代,哈金这样的作家可算是稀有物种了。  
——金亮  
《等待》这部小说出类拔萃,中国小说在反映当代现实生活、真实记忆方面,基本上是空白,鲜有作品能够直面今天生存的种种困惑。哈金在小说技巧及品质方面明显地高于国内一些小说家。——芦苇  
★“在疏离的后现代时期,坚持写实路线的伟大作家之一。”──美国“笔会/福克纳奖”评审团  
★“完美精准的冷面笑匠……一页接着一页,小心翼翼地直到最后,《等待》翻转成一部无与伦比的滑稽讽刺小说。”──《时代》杂志  
★“实至名归的惊人成就。”──《纽约时报》  
★“《等待》呈现一则在文革时代中国社会下的荒谬剧,却也极其巧妙地剖析,疏离的人心。”──《纽约时报书评》  
★“美得令人心痛……哈金呈现庶民生活的细节,举凡食物、衣着到农村社会的人际关系,收敛在文字背后浓烈情感让人不禁联想狄更斯和巴尔扎克。”──《洛杉矶时报书评》  
★“细腻且复杂地……刻划了时间对爱情的作用。”──《华盛顿邮报》  
★“故事借由主角孔林等待离婚的判决,反映六○至八○年代的中国共产党政府的变化。全书至第三部火力全开,及至离婚得手后,哈金一幕幕既感人又嘲讽的字句,展现一名桂冠诗人和得奖短篇小说家经营长篇小说的惊人能力。”──《出版人周刊》  
★“一部看似简单的故事,却以非凡的精准和优雅写成。哈金以后现代时期最坚定固执的写实主义小说家建立起自己的声誉。”──《科克斯评论》


下载地址
百度网盘
提取码

最新回复 (4)
电子书下载
全站资源均免费,注册登陆即可查看提取码~ 记得“Crtl+D”收藏偶书哦(`・ω・´)